风景区景观桥梁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景观的概念 | 第8页 |
1.3 桥梁美学与桥梁景观的关系 | 第8-9页 |
1.4 桥梁景观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 第9页 |
1.5 桥梁景观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1.6 桥梁景观的构成要素 | 第10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2 景观桥梁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桥梁功能的分析 | 第12-14页 |
2.1.1 交通功能 | 第12页 |
2.1.2 空间功能 | 第12页 |
2.1.3 美学功能 | 第12页 |
2.1.4 文化功能 | 第12-13页 |
2.1.5 生态功能 | 第13页 |
2.1.6 景观桥梁 | 第13页 |
2.1.7 桥梁设计理念 | 第13-14页 |
2.2 桥梁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 第14-15页 |
2.2.1 美学理论 | 第14页 |
2.2.2 桥梁景观 CI理论 | 第14-15页 |
2.2.3 桥梁与环境的协调方法 | 第15页 |
2.2.4 桥梁景观的视觉表现方法 | 第1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3 风景区景观桥梁方案设计 | 第16-28页 |
3.1 风景区景观桥梁方案构思 | 第16-20页 |
3.1.1 桥梁的个性创造 | 第16页 |
3.1.2 风景区的景观特点 | 第16页 |
3.1.3 风景区桥梁的形式 | 第16-18页 |
3.1.4 桥梁的“表情” | 第18页 |
3.1.5 群桥协调 | 第18页 |
3.1.6 桥梁方案的构思方式 | 第18-20页 |
3.2 大庆石油学院人工湖桥梁基地概况 | 第20-22页 |
3.2.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0-21页 |
3.2.2 人工景观概况 | 第21页 |
3.2.3 历史文化风俗 | 第21页 |
3.2.4 桥梁基本概况 | 第21-22页 |
3.3 大庆石油学院人工湖桥梁方案 | 第22-27页 |
3.3.1 基地空间解析 | 第22-23页 |
3.3.2 桥型选择 | 第23页 |
3.3.3 斜拉桥设计要点 | 第23-24页 |
3.3.4 桥梁方案 | 第24-26页 |
3.3.5 桥墩桥台造型 | 第26-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桥梁附属构件设计 | 第28-33页 |
4.1 桥梁栏杆设计 | 第28-31页 |
4.1.1 栏杆的材料 | 第28页 |
4.1.2 栏杆尺度 | 第28-29页 |
4.1.3 桥梁栏杆造型设计 | 第29-30页 |
4.1.4 大庆石油学院人工湖桥的栏杆设计 | 第30-31页 |
4.2 桥面铺装 | 第31-32页 |
4.2.1 桥面铺装的平面构成 | 第31页 |
4.2.2 桥面铺装的设计手法 | 第31页 |
4.2.3 大庆石油学院人工湖桥面铺装设计 | 第31-32页 |
4.3 其他 | 第32页 |
4.3.1 桥头空间和桥头艺术处理 | 第32页 |
4.3.2 桥的立面装饰 | 第3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5 桥梁色彩设计 | 第33-43页 |
5.1 色彩的基本理论 | 第33-34页 |
5.1.1 色彩的分类与属性 | 第33页 |
5.1.2 色彩的引起的人的心理和生理效应 | 第33页 |
5.1.3 色彩的协调 | 第33-34页 |
5.2 景观桥梁的色彩设计 | 第34-35页 |
5.2.1 桥梁色彩设计的目的 | 第34页 |
5.2.2 风景区景观桥梁色彩设计 | 第34-35页 |
5.3 大庆石油学院人工湖桥梁色彩设计 | 第35-42页 |
5.3.1 桥位空间环境色彩调查 | 第35页 |
5.3.2 桥梁色彩分析与设计 | 第35-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6 桥梁夜景照明设计 | 第43-48页 |
6.1 桥梁夜景照明设计 | 第43-44页 |
6.1.1 桥梁照明设计原则 | 第43页 |
6.1.2 交通照明的常用布置方式和照明方式选择 | 第43页 |
6.1.3 景观照明手法 | 第43-44页 |
6.1.4 照明对象的选择 | 第44页 |
6.2 大庆石油学院人工湖桥梁夜景照明设计 | 第4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