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19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10-12页 |
(一) 病例选择 | 第10-11页 |
(二) 一般资料 | 第11-12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12-13页 |
三、观察指标 | 第13页 |
四、疗效标准 | 第13-14页 |
(一) 腹水疗效评价标准 | 第13页 |
(二)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页 |
(三)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 第13-14页 |
(四) 生活质量评定(KPS 评分) | 第14页 |
(五) 安全性评价(毒副反应) | 第14页 |
五、统计方法 | 第14-15页 |
六、治疗结果 | 第15-19页 |
(一) 两组患者腹水疗效评估 | 第15-16页 |
(二)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 第16-17页 |
(三)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估 | 第17页 |
(四)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定 | 第17页 |
(五) 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变化 | 第17页 |
(六)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 | 第17-18页 |
(七) 治疗后毒副反应出现率 | 第18-19页 |
实验研究 | 第19-24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19页 |
(一) 实验动物及瘤株 | 第19页 |
(二) 药物 | 第19页 |
(三) 仪器 | 第19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一) 动物模型制备 | 第19-20页 |
(二) 分组 | 第20页 |
(三) 对模型的治疗 | 第20页 |
(四) 疗效判定方法 | 第20-21页 |
(五)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21-24页 |
(一) 小鼠腹水抑制率观察结果 | 第21-22页 |
(二) 对腹水型H_(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观察 | 第22页 |
(三) 各组瘤细胞数及瘤细胞存活率比较 | 第22页 |
(四) 小鼠生存时间及生命延长率比较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38页 |
一、现代医学对癌性腹水的认识 | 第24-29页 |
(一) 发病机制 | 第24-25页 |
(二) 治疗 | 第25-29页 |
二、中医学对癌性腹水的认识 | 第29-31页 |
(一) 病因病机 | 第29-30页 |
(二) 辨证施治 | 第30-31页 |
三、方药研究 | 第31-36页 |
(一) 方药组成 | 第31-32页 |
(二) 理论依据 | 第32页 |
(三) 中药功效溯源 | 第32-34页 |
(四) 现代药理研究 | 第34-36页 |
四、疗效分析 | 第36-38页 |
(一) 对腹水疗效分析 | 第36-37页 |
(二) 对临床主要症状的疗效分析 | 第37页 |
(三)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分析 | 第37页 |
(四) 生存期观察 | 第37页 |
(五) 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变化分析 | 第37页 |
(六) 治疗后毒副反应出现率分析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综述 | 第42-50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