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红外技术及仪器论文--红外技术的应用论文

在线红外酸值(度)分析仪的研制与应用

中文摘要第7-8页
英文摘要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引言第9页
    1.2 在线分析仪器在炼油生产中的作用第9-10页
        1.2.1 保证产品质量第9页
        1.2.2 提高产品的收率第9-10页
        1.2.3 提高炼油生产自动化水平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第10页
        1.2.4 适应炼油新工艺的要求第10页
        1.2.5 减少化验人员的分析次数第10页
    1.3 在线分析仪器的主要概念第10-11页
        1.3.1 在线分析仪器的特点第10页
        1.3.2 在线分析仪器的组成第10-11页
    1.4 项目研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11页
    1.5 国内外发展状况综述第11-12页
    1.6 本文工作简述第12页
    1.7 研制过程第12-13页
    1.8 本文创新内容第13页
    1.9 本文研制的分析仪的特点第13-14页
第二章 技术标准及性能指标第14-21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适用范围第14页
    2.3 引用标准第14页
    2.4 型号与基本参数第14-15页
        2.4.1 分析样品第15页
        2.4.2 测量范围与量程第15页
        2.4.3 仪器外形尺寸与重量第15页
        2.4.4 输出信号第15页
        2.4.5 接口与安装第15页
        2.4.6 安装方法与尺寸第15页
    2.5 技术标准第15-17页
        2.5.1 仪器最大功耗第15页
        2.5.2 仪器正常使用环境条件第15页
        2.5.3 主要性能指标第15-16页
        2.5.4 稳定性第16页
        2.5.5 气密型第16页
        2.5.6 防爆性能第16-17页
        2.5.7 绝缘电阻第17页
        2.5.8 接地电阻第17页
        2.5.9 耐轻微腐蚀性能第17页
        2.5.10 橡胶老化试验要求第17页
        2.5.11 仪器外壳表面温度第17页
        2.5.12 电源中断影响第17页
        2.5.13 环境变化影响第17页
        2.5.14 电源电压影响第17页
        2.5.15 工作震动影响第17页
        2.5.16 外观要求第17页
    2.6 试验方法第17-19页
        2.6.1 试验用主要仪器及设备第18页
        2.6.2 试验条件第18页
        2.6.3 试验内容、方法、要求第18-19页
    2.7 检验规则第19页
        2.7.1 仪器出厂前所需证件第19页
        2.7.2 出厂检验项目第19页
        2.7.3 摘要型式试验的情况第19页
        2.7.4 重新送寄的情况第19页
    2.8 标志、包装、运输、储蓄、安装方式第19-21页
        2.8.1 标志第19-20页
        2.8.2 包装第20页
        2.8.3 运输、储存第20页
        2.8.4 安装方式第20-21页
第三章 理论研究与设计第21-54页
    3.1 引言第21页
    3.2 分析仪构成及分析机理第21-24页
        3.2.1 仪器构成第21-22页
        3.2.2 分析机理第22-24页
    3.3 技术难点的研制情况第24-53页
        3.3.1 分析机理的探索与确定第24-25页
        3.3.2 定量分析方法的选定第25-26页
        3.3.3 量程的选择分配第26-27页
        3.3.4 分光系统的选择与波长控制第27页
        3.3.5 光信号的调制与检测第27-28页
        3.3.6 信号放大电路的设计第28-31页
        3.3.7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配置第31-34页
        3.3.8 工业控制计算机抗干扰及死机问题第34页
        3.3.9 红外灯源电源电路设计第34-35页
        3.3.10 程序界面设计第35-42页
        3.3.11 数字模型的建立第42-46页
        3.3.12 应用程序功能的提出第46-47页
        3.3.13 主要程序设计第47-53页
    3.4 样品池进样系统设计第53页
    3.5 光子系统的防震与整机防爆设计第53-54页
第四章 试验与应用第54-66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型式试验第54-55页
    4.3 工业用户使用试验第55-63页
    4.4 鉴定测试试验第63-6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5.1 结论第66-67页
        5.1.1 经济效益分析第66页
        5.1.2 工业用户使用试验结论第66页
        5.1.3 项目整体结论第66-67页
    5.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附录1: 产品装配调校工艺第71-78页
附录2: 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第78-80页
附录3: 有关图表及证件第80-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株洲冶炼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因特网域名与商标冲突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