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5-7页 |
第一部分 域名及其法律性质分析 | 第7-17页 |
一、 域名概述 | 第7-10页 |
(一) 域名的含义 | 第7-8页 |
(二) 域名的取得 | 第8-9页 |
(三) 域名的特征 | 第9-10页 |
二、 域名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10-17页 |
(一) 域名与商标 | 第10-13页 |
(二) 域名与知识产权 | 第13-17页 |
第二部分 域名与商标的冲突之一: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 | 第17-32页 |
一、 冲突发生的原因 | 第17-18页 |
二、 冲突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 第18-21页 |
三、 冲突的分类及解决途径 | 第21-32页 |
(一) 善意注册域名引发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 第21-23页 |
(二) 恶意抢注域名引发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 第23-32页 |
第三部分 域名与商标的冲突之二:将他人域名注册为商标 | 第32-35页 |
一、 冲突的表现 | 第32页 |
二、 冲突的解决途径 | 第32-35页 |
(一) 保护公众熟知的域名 | 第32-33页 |
(二) 将域名注册为商标 | 第33-35页 |
第四部分 最新域名政策的发展及对我国解决相关问题的启示 | 第35-44页 |
一、 最新域名政策的发展 | 第35-40页 |
(一) 美国的《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 | 第35-37页 |
(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互联网络名称及地址的管理:知识产权议题》的报告 | 第37-39页 |
(三) 国际互联网名址分配公司的《统一域名纠纷处理规则》 | 第39-40页 |
二、 对我国解决相关问题的启示 | 第40-44页 |
(一) 域名注册程序的完善 | 第40-41页 |
(二) 现行法律法规的调整 | 第41-42页 |
(三) 技术的方法:设立防御网址 | 第42页 |
(四) 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相关域名政策的制定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主要参考书目及资料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