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1-27页 |
3.1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21页 |
3.2 检测方法 | 第21-23页 |
3.3 层次分析法(AHP) | 第23页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3-27页 |
第四章 构建稻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35页 |
4.1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第27页 |
4.2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7-28页 |
4.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8-29页 |
4.4 指标意义及评价标准划分 | 第29-33页 |
4.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4页 |
4.6 稻田生态环境安全等级的确定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图们江流域稻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 | 第35-53页 |
5.1 样地的选取 | 第35-38页 |
5.2 图们江流域稻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结果 | 第38-42页 |
5.3 图们江流域稻田生态环境安全影响因子分析 | 第42-50页 |
5.4 图们江流域稻田生态环境安全影响因子空间分析 | 第50-51页 |
5.5 图们江流域稻田生态环境安全影响因子趋势分析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B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