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评价及管理系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现状分析 | 第15-28页 |
2.1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现状分析 | 第15-19页 |
2.1.1 交通标志设置 | 第15-17页 |
2.1.2 交通标志版面信息 | 第17-18页 |
2.1.3 交通标志结构 | 第18-19页 |
2.2 高速公路交通标线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2.2.1 普通标线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2.2.2 减速标线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2.3 高速公路护栏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2.3.1 路侧护栏 | 第21-23页 |
2.3.2 中央分隔带护栏 | 第23页 |
2.3.3 护栏过渡段 | 第23-24页 |
2.3.4 护栏端部 | 第24-25页 |
2.4 防眩设施、防撞垫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2.4.1 防眩设施 | 第25-26页 |
2.4.2 防撞垫 | 第26页 |
2.5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研究 | 第28-47页 |
3.1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优化研究 | 第28-31页 |
3.1.1 交通标志设置优化 | 第28-29页 |
3.1.2 交通标志版面信息优化 | 第29-30页 |
3.1.3 交通标志结构优化 | 第30-31页 |
3.2 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研究 | 第31-34页 |
3.2.1 标线选材优化 | 第31-33页 |
3.2.2 减速标线设置优化 | 第33-34页 |
3.3 高速公路护栏优化研究 | 第34-43页 |
3.3.1 路侧护栏优化 | 第34-37页 |
3.3.2 中央分隔带护栏优化 | 第37-40页 |
3.3.3 护栏过渡段优化 | 第40-41页 |
3.3.4 护栏端部优化 | 第41-43页 |
3.4 防眩设施、防撞垫优化研究 | 第43-45页 |
3.4.1 防眩设施优化 | 第43-44页 |
3.4.2 防撞垫优化 | 第44-45页 |
3.5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评价研究 | 第47-62页 |
4.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评价体系 | 第47-51页 |
4.1.1 评价体系建立 | 第47-48页 |
4.1.2 物元模型建立 | 第48-51页 |
4.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第51-54页 |
4.3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评价实例分析 | 第54-61页 |
4.3.1 评价体系建立 | 第54-55页 |
4.3.2 物元模型建立 | 第55-59页 |
4.3.3 评价等级判定 | 第59-61页 |
4.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评价管理系统 | 第62-75页 |
5.1 系统框架构建 | 第62页 |
5.2 系统模块设计 | 第62-68页 |
5.2.1 模块简介 | 第62页 |
5.2.2 模块功能概要 | 第62-68页 |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68-70页 |
5.4 重点设计代码 | 第70-73页 |
5.4.1 系统工具类的实现 | 第70-72页 |
5.4.2 评价指标管理 | 第72-73页 |
5.4.3 指标权重计算与确定 | 第73页 |
5.5 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