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研究

摘要第1-7页
绪论第7-15页
 研究缘起第7-12页
 文献综述第12-13页
 论证思路第13-15页
第一章 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概念和历史沿革第15-22页
 第一节 我国法律对较大的市的界定第15-16页
  一、宪法中的较大的市第15-16页
  二、文件中的较大的市第16页
  三、拥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第16页
 第二节 较大的市的历史沿革第16-20页
  一、立法权的分散阶段第17页
  二、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第17页
  三、立法权下放和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确立第17页
  四、中央对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谨慎态度第17-20页
 第三节 中央下放立法权的原因分析第20-22页
  一、尽快完善法制的需要第20页
  二、对国家实行有效管理的需要第20-21页
  三、城市管理的需要第21-22页
第二章 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内涵第22-33页
 第一节 较大的市的立法权限的文本分析第22-27页
  一、立法法对较大的市的立法权限的规定第22页
  二、政府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制定程序的比较第22-24页
  三、“不抵触”原则与“根据”上位法的区别第24-27页
 第二节 影响较大的市的立法权自主性的因素第27-33页
  一、“半立法权”之争第27-29页
  二、各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权的程序分析第29-31页
  三、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自主性分析第31-33页
第三章 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正当性分析第33-43页
 第一节 申报较大的市的理由缺乏正当性第33-36页
  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不是要求立法权的正当理由第33-34页
  二、立法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疑问第34页
  三、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空间较小第34-35页
  四、招商引资与立法权无关第35页
  五、提升城市行政地位和知名度不是要求立法权的正当理由第35-36页
 第二节 立法权难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第36-37页
  一、立法权发挥空间有限第36页
  二、立法权作用不明显第36-37页
  三、城市管理问题不需要诉诸立法权第37页
 第三节 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实际作用分析第37-39页
  一、较大的市的立法权未能成为发扬民主精神的平台第37-38页
  二、较大的市的立法权没有起到了纵向分权的作用第38-39页
  三、较大的市的改革先锋作用不明显第39页
 第四节 对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其他诘难第39-43页
  一、较大的市立法权理论依据的缺失第39-40页
  二、较大的市的设置不合理第40-41页
  三、较大的市的立法质量可能存在问题第41-42页
  四、较大的市引发的公平问题第42-43页
第四章 对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评析第43-47页
 第一节 较大的市的动机与中央意图的背离第43-45页
  一、国家目标:尽快健全法制第43-44页
  二、较大的市的目标:自身利益最大化第44页
  三、中央与地方目标不一致第44-45页
 第二节 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应然作用和实际问题第45-47页
  一、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的应然作用第45页
  二、较大的市的立法权带来的实际问题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第52-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实效主义法学方法的建构--以物权法定原则的立法争议为分析材料
下一篇:世俗法律秩序缺憾的神祇弥补--古代中国城隍神信仰的法律史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