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及提升路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9-11页 |
| 1.2.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1.2.3 研究假设 | 第10页 |
| 1.2.4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1.3.1 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观点 | 第11-14页 |
| 1.3.2 国内信息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3 国内外信息素养发展现状评析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 2.1 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 第17-18页 |
| 2.2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 第18-19页 |
| 2.2.1 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 第18-19页 |
| 2.2.2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 第19页 |
| 2.3 信息素养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 2.3.1 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 第19-22页 |
| 2.3.2 数字鸿沟理论 | 第22-23页 |
| 2.3.3 数字化生存理论 | 第23页 |
| 2.3.4 教师专业化理论 | 第23-24页 |
| 2.3.5 研究信息素养理论基础的意义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 第27-33页 |
| 3.1 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 第27-31页 |
| 3.1.1 国外信息素养标准 | 第27-28页 |
| 3.1.2 国内信息素养标准 | 第28-30页 |
| 3.1.3 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 3.2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调查分析 | 第33-41页 |
| 4.1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调查分析 | 第33-39页 |
| 4.1.1 调查内容 | 第33页 |
| 4.1.2 问卷分析 | 第33-34页 |
| 4.1.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 4.1.4 信息素养要素具体分析 | 第35-39页 |
| 4.2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影响因素 | 第39-41页 |
| 4.2.1 客观原因 | 第39-40页 |
| 4.2.2 主观原因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 | 第41-47页 |
| 5.1 观念认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 | 第41-42页 |
| 5.2 管理机制-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制度保障 | 第42-43页 |
| 5.3 信息环境-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条件 | 第43-44页 |
| 5.4 技术培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有效策略 | 第44-47页 |
| 5.4.1 入职培训 | 第44-45页 |
| 5.4.2 在职培训 | 第45-46页 |
| 5.4.3 升职培训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附录 | 第53-57页 |
| 附录一:调查问卷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