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分析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1.3 本文创新点第11页
    1.4 研究内容第11-12页
2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2-25页
    2.1 幸福的概念解析第12-13页
    2.2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概念第13-15页
        2.2.1 主观幸福感的含义第13页
        2.2.2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第13-15页
    2.3 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5-17页
        2.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5-16页
        2.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6-17页
    2.4 现有研究评述第17-18页
    2.5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第18-25页
        2.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形式第18-19页
        2.5.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势第19-20页
        2.5.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过程第20-23页
        2.5.4 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第23-24页
        2.5.5 结构方程模型软件第24-25页
3 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理论模型的构建第25-43页
    3.1 数据来源第25-26页
    3.2 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第26页
    3.3 样本数据的标准化第26页
    3.4 实证分析中指标的选取第26-27页
    3.5 样本数据的检验第27-28页
    3.6 模型分析——验证测量模型第28-39页
        3.6.1 验证性因子模型的评价与修正第30-39页
        3.6.2 验证性因子模型结论说明第39页
    3.7 结构关系的验证第39-43页
        3.7.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识别第39-41页
        3.7.2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与修正第41-43页
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和分析讨论第43-54页
    4.1 回归系数分析第43-45页
    4.2 效果分析——直接效果、间接效果和总效果第45-46页
    4.3 多群组分析第46-54页
        4.3.1 不同性别的多群组分析第46-48页
        4.3.2 不同学历的多群组分析第48-50页
        4.3.3 不同年龄的多群组分析第50-54页
5 结论和建议第54-57页
    5.1 本文结论第54-55页
    5.2 建议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中日身体部位词语的对照研究--以“头”和「頭」的意义扩张中所见之异同为中心
下一篇:在解读和对话中学习:语言教师培训课程的话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