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危化品相关概述 | 第17-23页 |
2.1 危化品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 第17-20页 |
2.1.1 危化品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危化品的基本分类 | 第18页 |
2.1.3 危化品的主要特性 | 第18-20页 |
2.2 本研究中危化品界定 | 第20页 |
2.3 危化品的道路运输特点 | 第20-23页 |
2.3.1 业务专营 | 第20页 |
2.3.2 车辆专用 | 第20-21页 |
2.3.3 人员专业 | 第21页 |
2.3.4 安全运输 | 第21-23页 |
第3章 X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评价 | 第23-36页 |
3.1 X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 第23-26页 |
3.1.1 X石油运输公司概况 | 第23-24页 |
3.1.2 X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 第24-26页 |
3.2 X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3.2.1 安全运输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 | 第27页 |
3.2.2 道路危化品运输车辆统一监控管理平台构建不完善 | 第27-28页 |
3.2.3 从业人员的安全运输培训缺乏系统性 | 第28页 |
3.2.4 未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 | 第28-29页 |
3.2.5 运输车辆及设备有待进一步优化 | 第29页 |
3.3 X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6页 |
3.3.1 人的行为因素 | 第30-32页 |
3.3.2 安全运输管理制度 | 第32-33页 |
3.3.3 运输车辆和设备 | 第33-34页 |
3.3.4 外部交通环境因素 | 第34-35页 |
3.3.5 运输物因素 | 第35-36页 |
第4章 X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改进 | 第36-48页 |
4.1 X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总体原则 | 第36页 |
4.2 综合管理 | 第36-43页 |
4.2.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第37页 |
4.2.2 人员及设备 | 第37-38页 |
4.2.3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第38-39页 |
4.2.4 应急救援制度 | 第39-41页 |
4.2.5 HSE体系建设 | 第41-43页 |
4.3 驾驶人员管理 | 第43-45页 |
4.3.1 驾乘人员能力评价 | 第43-44页 |
4.3.2 驾驶员教育培训与风险安全保障 | 第44页 |
4.3.3 驾驶员的过程控制和绩效管理 | 第44-45页 |
4.3.4 押运人员安全责任管理 | 第45页 |
4.4 车辆因素管理 | 第45-46页 |
4.4.1 车辆安全技术性能检测管理系统 | 第45页 |
4.4.2 车辆维护与检查 | 第45-46页 |
4.4.3 车辆监控设备控制 | 第46页 |
4.5 运输物资管理 | 第46-48页 |
4.5.1 运输物资特性管理 | 第46页 |
4.5.2 运输物资过程监控 | 第46-47页 |
4.5.3 运输物资装卸管理 | 第47-4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48-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