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1.1.1 国内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基本状况 | 第11-13页 |
| 1.1.2 国内保密教育培训发展历程 | 第13页 |
| 1.1.3 国外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基本状况 | 第13-14页 |
| 1.2 研究意义、目标及新要求 | 第14-16页 |
| 1.2.1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2.2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1.2.3 当前新形势下保密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 | 第15-16页 |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基本框架 | 第16-19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3.3 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 第2章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体系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 2.1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 | 第19-22页 |
| 2.1.1 涉密人员 | 第19页 |
| 2.1.2 培训 | 第19-20页 |
| 2.1.3 培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0-21页 |
| 2.1.4 保密教育培训 | 第21-22页 |
| 2.2 培训体系 | 第22-23页 |
| 2.2.1 培训体系定义 | 第22页 |
| 2.2.2 培训体系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 2.2.3 保密教育培训体系含义 | 第23页 |
| 2.3 培训管理流程 | 第23-27页 |
| 2.3.1 培训需求分析 | 第23-25页 |
| 2.3.2 培训计划制定 | 第25页 |
| 2.3.3 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 | 第25-26页 |
| 2.3.4 培训的效果评估 | 第26-27页 |
| 第3章 我国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 3.1 国家保密局概况 | 第27-28页 |
| 3.1.1 组织结构 | 第27-28页 |
| 3.1.2 基本职能 | 第28页 |
| 3.2 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概况 | 第28-29页 |
| 3.2.1 组织结构 | 第28-29页 |
| 3.2.2 基本职能 | 第29页 |
| 3.3 国家保密教育培训现状 | 第29-30页 |
| 3.3.1 培训概况(以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为例) | 第29-30页 |
| 3.4 目前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问题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 3.4.1 培训理念不科学 | 第30页 |
| 3.4.2 培训方法不先进 | 第30-31页 |
| 3.4.3 培训体系不健全 | 第31-33页 |
| 第4章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 第33-41页 |
| 4.1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法规体系 | 第33-34页 |
| 4.1.1 制定保密培训法律规范 | 第33-34页 |
| 4.1.2 修订与保密培训相关的法规制度 | 第34页 |
| 4.1.3 完善我国保密培训标准体系 | 第34页 |
| 4.2 培训流程管理体系 | 第34-38页 |
| 4.2.1 保密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 第34-36页 |
| 4.2.2 培训计划制定 | 第36页 |
| 4.2.3 培训计划实施 | 第36-37页 |
| 4.2.4 培训评估 | 第37-38页 |
| 4.3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保障体系 | 第38-39页 |
| 4.3.1 场地开发 | 第38-39页 |
| 4.3.2 资金保证 | 第39页 |
| 4.3.3 教材建设 | 第39页 |
| 4.3.4 教师培养 | 第39页 |
| 4.4 培训成果转化体系 | 第39-41页 |
| 第5章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