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1.1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概述 | 第12-16页 |
| 2.1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状况 | 第12页 |
| 2.2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 | 第12-13页 |
| 2.3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流程 | 第13页 |
| 2.4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 第三章 A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概述 | 第16-32页 |
| 3.1 A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 第16-18页 |
| 3.2 A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流程 | 第18-19页 |
| 3.3 A银行信用卡中心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及信用评分模型系统 | 第19-20页 |
| 3.3.1 A银行信用卡中心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第19页 |
| 3.3.2 A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信用评分模型系统 | 第19-20页 |
| 3.4 A银行信用卡中心系统化的风险管理 | 第20-32页 |
| 3.4.1 A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目标客户 | 第20页 |
| 3.4.2 A银行信用卡的审批流程 | 第20页 |
| 3.4.3 A银行信用卡的审批策略 | 第20-32页 |
| 3.4.3.1 信用卡的欺诈风险类型分析 | 第21-25页 |
| 3.4.3.2 A 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风险防范策略 | 第25-32页 |
| 第四章 A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评价及改善建议 | 第32-37页 |
| 4.1 A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的评价 | 第32-33页 |
| 4.1.1 A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优势 | 第32页 |
| 4.1.2 A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 第32-33页 |
| 4.2 A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的改善建议 | 第33-37页 |
| 4.2.1 制定与时俱进的授信政策 | 第33页 |
| 4.2.2 完成从防堵风险到管理风险的转型 | 第33-34页 |
| 4.2.3 调整审核部门员工绩效评价制度中的风险指标 | 第34-35页 |
| 4.2.4 加强互联网风险管理 | 第35-36页 |
| 4.2.5 设立信用卡风险反馈平台 | 第36页 |
| 4.2.6 组织各部门定期召开风险交流会议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7-39页 |
| 5.1 结论 | 第37页 |
| 5.2 研究的不足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