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基本框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本课题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2.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2 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页 |
2.2.2 合作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3 语言学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写作主要教学法及反思 | 第19-26页 |
3.1 目前高中英语写作主要教学法 | 第19-21页 |
3.2 目前高中英语写作主要教学法的反思 | 第21-22页 |
3.3 当前高中英语写作课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 第22-26页 |
第四章 高中英语互动写作模式的实验研究 | 第26-39页 |
4.1 实验准备 | 第26-28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4.1.2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4.1.3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4.1.4 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26页 |
4.1.5 互动学习小组创建 | 第26-28页 |
4.2 实施过程 | 第28-32页 |
4.2.1 互动写作教学模式设计 | 第28-29页 |
4.2.2 教学案例 | 第29-32页 |
4.3 数据分析和结论 | 第32-39页 |
4.3.1 实验前测和对写作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32-36页 |
4.3.2 实验后测和对互动学习效果的调查问卷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2页 |
5.1 本研究的特点和价值 | 第39-40页 |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问题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研究 | 第44-45页 |
附录 1:Passage1:How to care for the elderly | 第45-46页 |
附录 2:Passage2:The Benefits of Volunteering | 第46-47页 |
附录 3: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七级目标部分) | 第47-50页 |
附录 4: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 第50-52页 |
附录 5: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 第52-54页 |
附录 6:关于互动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 | 第54-55页 |
附录 7:高二4班(对照班)前测后测成绩一览表 | 第55-56页 |
附录 8:高二6班(实验班)前测后测成绩一览表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