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3章 合作学习的概述 | 第18-22页 |
3.1 合作学习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3.2 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 第19-22页 |
第4章 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以江苏省扬中市为例 | 第22-47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22-23页 |
4.1.1 设计依据 | 第22-23页 |
4.1.2 问卷设计 | 第23页 |
4.2 问卷质量分析 | 第23-24页 |
4.2.1 问卷内部一致性的检验 | 第23页 |
4.2.2 结构效度 | 第23-24页 |
4.3 问卷的描述性分析 | 第24-32页 |
4.3.1 学生基本情况统计 | 第24-25页 |
4.3.2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统计 | 第25页 |
4.3.3 合作学习过程的参与情况统计 | 第25-28页 |
4.3.4 合作学习的调控情况统计 | 第28-30页 |
4.3.5 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统计 | 第30-32页 |
4.4 问卷的差异性分析 | 第32-39页 |
4.4.1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情况差异性分析 | 第32页 |
4.4.2 合作学习过程的参与情况差异性分析 | 第32-35页 |
4.4.3 合作学习的调控情况差异性分析 | 第35-37页 |
4.4.4 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差异性分析 | 第37-39页 |
4.5 合作学习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4.5.1 参与情况和调控情况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 第40页 |
4.5.2 参与情况和反馈情况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 第40-41页 |
4.5.3 调控情况和反馈情况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 第41页 |
4.6 访谈分析 | 第41-43页 |
4.6.1 教师访谈 | 第42页 |
4.6.2 学生访谈 | 第42-43页 |
4.7 课堂观察 | 第43-47页 |
第5章 研究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8-50页 |
5.3 研究的不足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