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20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四) 本文的结构 | 第18-19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一、廉洁政府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5页 |
(一) 廉洁政府的概念 | 第20-22页 |
1. 廉洁政府 | 第20-21页 |
2. 廉洁政府与廉洁政治的关系 | 第21页 |
3. 廉洁政府与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关系 | 第21-22页 |
(二) 建设廉洁政府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1. 廉洁政府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应有之义 | 第22-23页 |
2. 廉洁政府建设是政府管理与改革的重要目标 | 第23-24页 |
3. 廉洁政府建设是保证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需要 | 第24-25页 |
二、我国廉洁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 第25页 |
1. 私有制和剥削阶级国家的出现和存在是腐败产生的根源 | 第25页 |
2. 廉政建设的具体原则 | 第25页 |
(二) 列宁廉政建设的思想 | 第25-26页 |
1. 从严治党 | 第25页 |
2. 重视对权力的监督 | 第25-26页 |
3. 党政分开和政务分开 | 第26页 |
(三) 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思想 | 第26-31页 |
1. 在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方面 | 第26-27页 |
2. 在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问题上 | 第27-29页 |
3. 在廉政建设途径问题上 | 第29-31页 |
三、我国廉洁政府建设的现状 | 第31-38页 |
(一) 我国廉洁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31-32页 |
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反腐倡廉斗争 | 第31-32页 |
2. 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倡廉建设 | 第32页 |
(二) 我国廉洁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1. 腐败问题覆盖面广致使打击难度大 | 第33页 |
2. 政府行为缺乏制度规范 | 第33-34页 |
2. 廉政文化氛围不浓厚 | 第34页 |
(三) 我国廉洁政府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1. 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助长腐败的产生 | 第34页 |
2. 思想教育不够重视间接导致腐败的发生 | 第34页 |
3. 反腐倡廉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34-35页 |
4. 反腐倡廉机制不健全 | 第35-37页 |
5. 我国廉洁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度不高 | 第37-38页 |
四、国外廉洁政府建设及启示 | 第38-46页 |
(一) 国外廉洁政府建设情况 | 第38-42页 |
1. 芬兰的廉洁政府建设 | 第38-39页 |
2. 瑞典的廉洁政府建设 | 第39-41页 |
3. 新加坡的廉洁政府建设 | 第41-42页 |
(二) 国外廉洁政府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6页 |
1. 全面周密的法律体系 | 第42-43页 |
2. 健全完备的制度 | 第43页 |
3. 科学合理的权力约束机制 | 第43-44页 |
4. 充分的民众参与 | 第44页 |
5. 专门的反腐败机构 | 第44-45页 |
6. 系统的教育和廉洁的文化氛围 | 第45-46页 |
五、廉洁政府建设的有效路径 | 第46-57页 |
(一) 加强法治建设 | 第46-48页 |
1. 加强公共权力的约束与立法工作 | 第46-47页 |
2. 促进依法行政 | 第47-48页 |
3.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 第48页 |
(二) 加强廉洁政府制度建设 | 第48-51页 |
1. 健全公务员制度 | 第49-50页 |
2. 切实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第50页 |
3.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第50-51页 |
4.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 第51页 |
(三) 使约束权力的机制得到完善 | 第51-53页 |
1. 科学的权力配置机制 | 第51-52页 |
2. 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 第52-53页 |
3. 建立全面的权力监督机制 | 第53页 |
(四) 提高民众参与程度 | 第53-54页 |
(五) 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 | 第54-55页 |
1. 保证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 | 第54页 |
2. 防止廉政机构蜕化为腐化机构 | 第54-55页 |
3. 反腐败机构应开展综合的反腐工作 | 第55页 |
(六) 形成廉洁廉明的行政文化氛围 | 第55-57页 |
1. 加强道德建设 | 第55-56页 |
2. 加强廉洁教育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