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钻探工程论文

铜基粉末冶金深孔钻机用刹车材料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1.3 选题的意义和主要工作第11-14页
        1.3.1 选题意义第12页
        1.3.2 主要工作第12页
        1.3.3 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二章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简介第14-28页
    2.1 摩擦材料概述第14-16页
    2.2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第16-20页
        2.2.1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组成第16-19页
        2.2.2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分类第19-20页
    2.3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现状第20-28页
        2.3.1 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优化第21-22页
        2.3.2 制造方法的创新设计第22-23页
        2.3.3 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现状第23-28页
第三章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配方及工艺设计第28-38页
    3.1 材料配方第28-30页
    3.2 材料各组分的选取分析第30-32页
        3.2.1 材料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第30-32页
        3.2.2 该配方烧结过程分析第32页
    3.3 烧结工艺研究第32-38页
        3.3.1 烧结的基本过程第33-34页
        3.3.2 影响因素第34-36页
        3.3.3 烧结工艺参数确定第36-38页
第四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第38-46页
    4.1 试验设计第38-41页
        4.1.1 烧结工艺试验设计第38-40页
        4.1.2 材料配方试验设计第40-41页
    4.2 材料性能测试第41-46页
        4.2.1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第41-43页
        4.2.2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第43页
        4.2.3 微观组织结构观察第43-46页
第五章 烧结工艺对材料性能影响分析第46-68页
    5.1 烧结工艺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分析第46-57页
        5.1.1 烧结工艺对材料密度的影响第46-48页
        5.1.2 烧结工艺对材料孔隙度的影响第48-50页
        5.1.3 烧结工艺对材料开孔隙度的影响第50-53页
        5.1.4 烧结工艺对材料硬度的影响第53-55页
        5.1.5 烧结工艺对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5-57页
    5.2 烧结工艺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分析第57-63页
        5.2.1 烧结工艺对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第57-60页
        5.2.2 烧结工艺对对偶磨损量的影响第60-62页
        5.2.3 最优工艺参数选取分析第62-63页
    5.3 材料EDS分析及表面组织特性第63-66页
        5.3.1 材料EDS分析第63-65页
        5.3.2 材料的组织特性第65-66页
    5.4 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各组分对材料性能影响分析第68-94页
    6.1 各组分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分析第68-76页
        6.1.1 各组分对材料密度的影响第68-70页
        6.1.2 各组分对材料孔隙度的影响第70-72页
        6.1.3 各组分对材料硬度的影响第72-74页
        6.1.4 各组分对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第74-76页
    6.2 各组分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6-87页
        6.2.1 材料的组织特性第77-78页
        6.2.2 摩擦面表面形貌分析第78-79页
        6.2.3 各组分对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第79-82页
        6.2.4 各组分对对偶材料磨损量的影响第82-85页
        6.2.5 正交试验结果验证第85-86页
        6.2.6 最优组分配比选取第86-87页
    6.3 各性能指标相互影响分析第87-91页
        6.3.1 物理力学指标相互影响分析第87-89页
        6.3.2 摩擦系数与对偶磨损量相互影响分析第89-91页
    6.4 小结第91-9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7.1 研究结论第94-95页
    7.2 展望及建议第95-96页
致谢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附录第102页
    表1第10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元前两千纪河湟及其毗邻地区的食谱变化与农业发展—稳定同位素证据
下一篇:大庆长垣萨南开发区萨Ⅱ15+16油层沉积微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