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研究--以工商银行XX支行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1-12页
        1.2.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2 技术路线第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3-14页
    1.4 内容框架和创新之处第14-16页
        1.4.1 内容框架第14-15页
        1.4.2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和借鉴第16-22页
    2.1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2.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与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第16页
        2.1.2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第16-17页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7页
        2.1.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第17-18页
        2.1.5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第18页
    2.2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第18-19页
        2.2.1 贷后风险产生的原因第18-19页
        2.2.2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的表现形式第19页
    2.3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的内容第19-20页
        2.3.1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的概念第19-20页
        2.3.2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第20页
    2.4 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经验借鉴第20-22页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第22-26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历程第22-23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现状第23-24页
    3.3 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主要的问题第24-26页
        3.3.1 银企信息不对称,企业诚信缺失第24页
        3.3.2 贷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定量分析不足第24-25页
        3.3.3 贷后管理缺乏有效的奖罚机制第25-26页
第4章 工商银行XX支行贷后风险管理实例分析第26-35页
    4.1 工商银行XX支行经济环境及信贷经营情况分析第26-30页
        4.1.1 工商银行XX支行简介第26页
        4.1.2 工商银行XX支行经济环境分析第26-27页
        4.1.3 工商银行XX支行信贷经营情况第27-30页
    4.2 影响XX支行贷后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第30-32页
        4.2.1 影响贷后风险管理的因素第30-32页
        4.2.2 GM公司贷后风险情况分析第32页
    4.3 工商银行XX支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4.3.1 重贷轻管,贷后管理意识薄弱第32-33页
        4.3.2 贷后管理制度落实程度不高,执行流于形式第33页
        4.3.3 信贷管理队伍人员匮乏,素质良莠不齐第33-34页
        4.3.4 贷款的监督支付不到位第34页
        4.3.5 信贷结构不均衡,中小企业占比高第34-35页
第5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的对策第35-43页
    5.1 强化贷后管理意识,提升全员贷后管理理念第35-36页
    5.2 完善贷后管理制度建设,改进贷后管理机制第36-38页
        5.2.1 建立分层次的管理制度,发挥内审作用第36页
        5.2.2 审贷分离,设立独立的贷后监管部门第36-37页
        5.2.3 提高企业评级及时性,加强内部评级事后验证第37页
        5.2.4 加强贷后检查力度,提高贷后管理效率第37-38页
        5.2.5 完善奖罚机制,改进激励体系第38页
    5.3 加强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完善风险计量体系第38-39页
        5.3.1 加强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第38-39页
        5.3.2 完善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的计量体系第39页
    5.4 抓好贷后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全员贷后管理能力第39-40页
    5.5 加强信息管理,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称第40-41页
        5.5.1 提升银行获取企业信息质量第40-41页
        5.5.2 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和传递系统第41页
        5.5.3 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第41页
        5.5.4 建立高效的信贷管理系统第41页
    5.6 优化信贷结构,加快转型发展第41-43页
        5.6.1 优化信贷结构,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第41-42页
        5.6.2 加快转型,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作者简介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产品退货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下一篇:美食林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