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生物药剂学论文

紫花地丁一种新型环肽的制备工艺及功能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2-26页
    1.1 多肽类药物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大环肽第13-23页
        1.2.1 大环肽发现第13-14页
        1.2.2 大环肽分布第14-15页
        1.2.3 大环肽分类第15-16页
        1.2.4 大环肽的生物合成第16-17页
        1.2.5 大环肽药理活性及机制第17-21页
        1.2.6 大环肽应用第21-23页
        1.2.7 总结第23页
    1.3 课题内容第23-26页
        1.3.1 研究背景第23页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第23-26页
第一章 可溶性大环肽 241b获得与纯化工艺第26-46页
    1.1 材料第26-30页
        1.1.1 菌株、质粒及主要试剂第26-27页
        1.1.2 仪器设备第27-28页
        1.1.3 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第28-30页
    1.2 实验方法第30-35页
        1.2.1 可溶性大环肽获得第30-31页
        1.2.2 从包涵体中释放大环肽第31-35页
    1.3 结果与分析第35-44页
        1.3.1 获得可溶性大环肽第35-36页
        1.3.2 重组大环肽融合蛋白包涵体的洗涤和溶解第36-38页
        1.3.3 超声处理、不同透析方式对大环肽释放产量的影响第38-39页
        1.3.4 不同温度对大环肽释放产量的影响第39-40页
        1.3.5 不同复性液对大环肽产量的影响第40-41页
        1.3.6 不同条件大环 241b肽脱盐处理的影响第41-42页
        1.3.7 经RP-HPLC获得大环肽 241b第42-44页
    1.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二章 大环肽 241b生物活性功能检测第46-59页
    2.1 材料第46-48页
        2.1.1 菌株、细胞株、线虫株第46页
        2.1.2 主要试剂第46-47页
        2.1.3 主要仪器第47页
        2.1.4 主要溶液配制第47-48页
    2.2 实验方法第48-51页
        2.2.1 抑菌试验第48-49页
        2.2.2 -CCK-8 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第49-50页
        2.2.3 线虫实验第50页
        2.2.4 数据统计与处理第50-5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51-58页
        2.3.1 不同稀释浓度对菌液生长状况的影响第51-52页
        2.3.2 大环肽 241b对不同菌液MIC测定第52-53页
        2.3.3 大环肽 241b与CdCl2分别对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第53-54页
        2.3.4 大环肽 241b与CdCl2相互作用对MCF-7 细胞的影响第54-56页
        2.3.5 -241b对秀丽隐杆线虫生长的影响第56-58页
    2.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两种不同发酵方式比较第59-66页
    3.1 材料第59页
        3.1.1 实验材料第59页
        3.1.2 主要仪器第59页
    3.2 实验方法第59-61页
        3.2.1 种子液的制备第59-60页
        3.2.2-两种发酵方式菌液生长情况第60页
        3.2.3 不同培养基对两种发酵方式的影响第60页
        3.2.4-两种发酵方式对蛋白诱导表达情况的影响第60页
        3.2.5 几丁质亲和与大环肽还原性剪接效果比较第60-6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61-65页
        3.3.1-发酵方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第61-63页
        3.3.2 不同发酵方式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3-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发酵质量控制第66-77页
    4.1 材料第66-67页
        4.1.1 实验材料第66页
        4.1.2 实验仪器第66-67页
    4.2 方法第67-70页
        4.2.1 对保存菌种的检测第67页
        4.2.2 污染菌的 16S rDNA测序鉴定第67-69页
        4.2.3 革兰氏染色实验验证污染杂菌第69页
        4.2.4 食物清除率实验第69页
        4.2.5 -Body bends实验第69页
        4.2.6 寿命试验第69-70页
        4.2.7 数据统计与处理第7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70-76页
        4.3.1 菌种鉴定结果第70-72页
        4.3.2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判断粘质沙雷氏菌对 241b功能影响第72-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90页
致谢第90-91页
科研成果第91-92页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第92-93页
附录二 MOLDI-TOF-MS相关数据第93-94页
附录三 16S rDNA测序结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腺癌耐药细胞中miR-217、miR-375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脂肪酶Lip906的定向进化及固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