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基于酶解α-乳清蛋白纳米管载siRNA及Dox协同给药体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6页
    1.1 siRNA治疗药物简介第14-17页
        1.1.1 siRNA的作用机制第14-15页
        1.1.2 基因药物分子(siRNA)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1.1.3 RNA干扰的突出特征第16页
        1.1.4 siRNA介导治疗的优点第16-17页
        1.1.5 siRNA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2 化学药物治疗第17-19页
        1.2.1 阿霉素的理化性质第18-19页
    1.3 细胞穿膜肽的研究与应用第19页
    1.4 智能高分子纳微载体的研究进展第19-24页
        1.4.1 纳米球第20-22页
        1.4.2 纳米管第22页
        1.4.3 胶束第22-23页
        1.4.4 自组装原理第23-24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4-26页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4页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载siRNA及Dox药物的纳米管的制备和表征第26-34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30页
        2.2.1 实验材料与药品第27-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页
        2.2.3 多肽自组装纳米管的制备第28-29页
        2.2.4 纳米管表面靶向穿膜肽tLyp-1的嫁接第29页
        2.2.5 自组装纳米短管装载阿霉素第29页
        2.2.6 Dox药物载药量的测定第29-30页
        2.2.7 纳米管电势和粒径分布的测定第30页
        2.2.8 纳米管对siRNA药物的复合能力第30页
        2.2.9 纳米管的稳定性研究第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2.3.1 纳米管及修饰载药后的纳米管透射电镜表征第30-31页
        2.3.2 纳米管电势和粒径分布及载药量的测定第31-32页
        2.3.3 纳米管对siRNA药物的复合能力第32页
        2.3.4 纳米管的稳定性研究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载siRNA及Dox药物的纳米管响应性和抗肿瘤效果研究第34-46页
    3.1 引言第34-35页
    3.2 实验方法第35-39页
        3.2.1 实验材料与药品第35-36页
        3.2.2 实验仪器第36页
        3.2.3 SNT/siRNA的GSH响应性研究第36-37页
        3.2.4 二硫键交联的SNT/Dox的体外释放实验第37页
        3.2.5 SNT和SNT/tLyp-1的细胞内吞研究第37-38页
        3.2.6 体外细胞杀伤实验第38页
        3.2.7 体外靶基因沉默效果第38-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3.3.1 TEM及凝胶电泳考察SNT/siRNA的GSH响应性研究第39-40页
        3.3.2 二硫键交联的SNT/Dox的体外释放实验第40页
        3.3.3 流式细胞仪测定SNT和SNT/tLyp-1的细胞内吞实验第40-41页
        3.3.4 CLSM观察SNT和SNT/tLyp-1的细胞内吞实验第41-42页
        3.3.5 细胞毒性实验第42-43页
        3.3.6 Live-dead实验第43-44页
        3.3.7 细胞水平靶基因沉默效果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4.1 结论第46页
    4.2 创新点第46-47页
    4.3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致谢第56-5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60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60-61页
附件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米诺膦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下一篇:羰基还原酶的克隆表达及其在他汀类药物合成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