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境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16-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解释 | 第16-17页 |
2.1.1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和公立医院 | 第16-17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2.2.2 供方诱导需求理论 | 第18-19页 |
2.3 几种常见医保支付方式及其对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方式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3章 广州市医保总额预付制下复合式支付方式在公立医院实施效果——L医院案例分析 | 第21-29页 |
3.1 广州市医保总额预付制下复合支付方式介绍 | 第21-22页 |
3.2 广州市L医院复合支付方式前后实施效果分析 | 第22-26页 |
3.3 广州复合式支付方式下医保经办机构及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第4章 国内外总额预付制下复合支付方式控费的经验借鉴 | 第29-35页 |
4.1 国外经验借鉴 | 第29-30页 |
4.1.1 加拿大总额预付实施的情况 | 第29页 |
4.1.2 澳大利亚总额预付实施的情况 | 第29-30页 |
4.2 总额预付在我国的实施情况研究 | 第30-31页 |
4.2.1 湖南省的经验 | 第30页 |
4.2.2 江苏省徐州市实施效果 | 第30-31页 |
4.3 L医院与其他城市三甲医院实行情况对比 | 第31-32页 |
4.4 国内外经验对广州医保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的启示 | 第32-35页 |
第5章 完善广州市医保总额预付下的复合结算方式的建议 | 第35-39页 |
5.1 医保经办机构加强合理测算与沟通监管水平 | 第35-37页 |
5.1.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政策底线 | 第35页 |
5.1.2 完善沟通谈判机制,增强医疗机构执行自觉性 | 第35-36页 |
5.1.3 薄弱环节针对性监管 | 第36页 |
5.1.4 改革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宗旨 | 第36-37页 |
5.1.5 强化医保经办队伍建设,细化监督管理制度 | 第37页 |
5.1.6 探索建立科学的指标测算体系 | 第37页 |
5.2 医疗机构要转变观念,优化自身管理 | 第37-39页 |
5.2.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医保控费管理层面 | 第37-38页 |
5.2.2 增强医院内部各管理部门的横向协同工作 | 第38页 |
5.2.3 加强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能 | 第38-3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6.1 结论 | 第39-40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