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尤今小说青少年形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22页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第11-17页
        一、关于尤今作品的出版及译介情况第11-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四、当前尤今及作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7页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第17-18页
    第三节 “青少年”的界定及三元理论梳理第18-22页
        一、“青少年”的定义第18-19页
        二、三元理论概念梳理第19-22页
第一章 青少年形象中的冲突因素第22-31页
    第一节 离:对一元的舍弃第22-26页
        一、失根:一元缺席第22-24页
        二、迷惑:丢掉一元的“包袱”第24-26页
    第二节 拒:对二元的抵抗第26-30页
        一、抵抗之一:教师第26-29页
        二、抵抗之二:自我之外的青少年第29-30页
    小结 离与拒的困境第30-31页
第二章 青少年形象中的建构因素第31-48页
    第一节 承:传承一元第31-35页
        一、作者与一元第31-34页
        二、理想:祖辈文化的践行者第34-35页
    第二节 纳:吸收二元第35-41页
        一、作者与二元第36-39页
        二、理想:西方文化的借鉴者第39-41页
    第三节 融合:全新三元第41-47页
        一、作者的成长经历与第三元第41-44页
        二、理想:中西合璧的青少年第44-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青少年形象塑造艺术与新加坡性”探索第48-59页
    第一节 尤今“新加坡性”之探第48-51页
        一、初期尝试第49-50页
        二、发展与成熟第50-51页
    第二节 尤今的“新加坡性”之基第51-55页
        一、典型之一: 新加坡物质文化习俗第52-53页
        二、典型之二: 新加坡非物质文化第53-55页
    第三节 尤今的“新加坡性”之文学图景第55-57页
        一、小说结构与新加坡文化探索第55-56页
        二、人物设定与新加坡文化探索第56-57页
    小结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高级阶段来华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习得广度、深度水平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伊恩·麦克尤恩在中国的接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