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刚管混凝土柱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1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2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3 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 已有研究基础第15-16页
    1.6 本文研究工作内容第16-18页
        1.6.1 研究目的第16页
        1.6.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6.3 本试验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框架中节点的试验研究第18-39页
    2.1 试验概况第18-28页
        2.1.1 节点的选取第18页
        2.1.2 试件的设计第18-20页
        2.1.3 节点的制作第20-22页
        2.1.4 材性试验第22-24页
        2.1.5 测量内容第24-26页
        2.1.6 加载装置第26-27页
        2.1.7 加载制度第27-28页
    2.2 试验现象第28-37页
    2.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框架中节点试验数据分析第39-58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第39-41页
    3.3 骨架曲线第41-45页
        3.3.1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骨架曲线的影响第43页
        3.3.2 轴压比对骨架曲线的影响第43-44页
        3.3.3 梁柱线刚度比对骨架曲线的影响第44-45页
    3.4 承载力及位移分析第45-46页
    3.5 延性第46-48页
    3.6 耗能分析第48-50页
    3.7 强度衰减第50-52页
    3.8 刚度退化第52-54页
    3.9 累积损伤第54-56页
    3.11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框架中节点有限元分析第58-69页
    4.1 ABAQUS软件介绍第58页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8-63页
        4.2.1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第58-59页
        4.2.2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59-62页
        4.2.3 相互作用第62-63页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第63页
    4.3 模拟结果第63-67页
        4.3.1 破坏形态第63-64页
        4.3.2 滞回曲线对比第64-66页
        4.3.3 骨架曲线对比第66-67页
        4.3.4 承载力的对比第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框架中节点有限元拓展分析第69-82页
    5.1 不同轴压比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第69-74页
        5.1.1 滞回曲线第69-70页
        5.1.2 骨架曲线第70页
        5.1.3 承载力以及位移分析第70-71页
        5.1.4 延性分析第71-72页
        5.1.5 刚度退化分析第72-74页
    5.2 加强环的影响第74-80页
        5.2.1 滞回曲线分析第74-75页
        5.2.2 骨架曲线分析第75-76页
        5.2.3 承载力及位移分析第76-77页
        5.2.4 延性分析第77-78页
        5.2.5 刚度退化分析第78-80页
    5.3 梁形式的影响第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6.1 结论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illiams单元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和Bottom-up裂缝断裂参数及疲劳寿命研究
下一篇:压弯剪扭复合作用钢筋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