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选址与定容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分布式发电现状 | 第10-11页 |
| 1.1.2 金寨县电网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 第2章 负荷特性分析 | 第16-25页 |
| 2.1 分布式电源的分类 | 第16-20页 |
| 2.1.1 太阳能光伏电池 | 第16-17页 |
| 2.1.2 风力发电 | 第17-18页 |
| 2.1.3 燃料电池 | 第18-19页 |
| 2.1.4 微型燃气轮机 | 第19-20页 |
| 2.2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 | 第20-23页 |
| 2.2.1 分布式电源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 2.2.2 分布式电源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 第21-22页 |
| 2.2.3 分布式电源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 2.2.4 分布式电源对电网损耗的影响 | 第23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3章 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及选址定容模型 | 第25-40页 |
| 3.1 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影响评估 | 第25-29页 |
| 3.1.1 配电网承载能力 | 第25-27页 |
| 3.1.2 短路电流 | 第27-28页 |
| 3.1.3 电压偏差 | 第28-29页 |
| 3.2 分布式电源选址与定容决策 | 第29-39页 |
| 3.2.1 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 | 第30-31页 |
| 3.2.2 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 | 第31-33页 |
| 3.2.3 配电网潮流计算 | 第33-34页 |
| 3.2.4 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数学模型 | 第34-39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仿真算例 | 第40-54页 |
| 4.1 金寨县区域情况概述 | 第40-44页 |
| 4.1.1 电网参数 | 第40-41页 |
| 4.1.2 电源情况 | 第41-43页 |
| 4.1.3 仿真模型 | 第43-44页 |
| 4.2 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分析 | 第44-50页 |
| 4.2.1 计算方式 | 第44页 |
| 4.2.2 35kV电网接纳分析 | 第44页 |
| 4.2.3 10kV电网接纳分析 | 第44-48页 |
| 4.2.4 380/220V电网接纳分析 | 第48-50页 |
| 4.3 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及位置分析 | 第50-52页 |
| 4.4 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的措施 | 第52-5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5.1 本文总结 | 第54-55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