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 第10-11页 |
| 1.2.2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稳定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14-25页 |
| 2.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介绍 | 第14-16页 |
| 2.1.1 光伏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14页 |
| 2.1.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 第14-16页 |
| 2.2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模型 | 第16-22页 |
| 2.2.1 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第17-20页 |
| 2.2.2 DC/AC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20-21页 |
| 2.2.3 分布式光伏并网的简化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 2.3 配电网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 第25-34页 |
| 3.1 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指标 | 第25-26页 |
| 3.2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6-30页 |
| 3.2.1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第26-29页 |
| 3.2.2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并网位置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 | 第29页 |
| 3.2.3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并网容量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 | 第29-30页 |
| 3.3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30-32页 |
| 3.3.1 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容量对配网暂态电压稳定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3.2 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位置对配网暂态电压稳定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的无功优化策略 | 第34-42页 |
| 4.1 无功补偿的目的 | 第34页 |
| 4.2 确定系统无功关键节点 | 第34-35页 |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功补偿容量优化 | 第35-38页 |
| 4.3.1 遗传算法寻优原理 | 第35-36页 |
| 4.3.2 遗传算法的行为介绍 | 第36页 |
| 4.3.3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功优化设计 | 第36-38页 |
| 4.4 仿真算例 | 第38-4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2-44页 |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42页 |
| 5.2 不足和展望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附录 配电网输电线的阻抗 | 第48-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