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借壳ST国祥上市的财务绩效分析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关于借壳上市特征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关于借壳上市动因的研究 | 第13页 |
1.2.3 关于借壳上市财务绩效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框架 | 第16-18页 |
2 企业借壳上市及财务绩效的理论概述 | 第18-26页 |
2.1 借壳上市的含义及动因 | 第18-22页 |
2.1.1 借壳上市的含义 | 第18-19页 |
2.1.2 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 | 第19-22页 |
2.2 财务绩效的概念及衡量指标 | 第22-24页 |
2.2.1 财务绩效的概念 | 第22页 |
2.2.2 财务绩效的衡量指标 | 第22-24页 |
2.3 企业借壳上市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3.1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4页 |
2.3.2 信息信号理论 | 第24-25页 |
2.3.3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5-26页 |
3 华夏幸福借壳ST国祥上市的案例概述 | 第26-36页 |
3.1 借壳前双方公司情况简介 | 第26-29页 |
3.1.1 借壳方华夏幸福的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3.1.2 壳公司ST国祥的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3.2 华夏幸福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 第29-30页 |
3.2.1 避开IPO上市的众多门槛 | 第29页 |
3.2.2 拓宽融资渠道 | 第29-30页 |
3.2.3 获取正面宣传效应 | 第30页 |
3.3 华夏幸福借壳上市的方案设计 | 第30-33页 |
3.3.1 壳公司的选择 | 第30-31页 |
3.3.2 股权获取途径的确定 | 第31-32页 |
3.3.3 不确定因素与风险的考虑 | 第32-33页 |
3.4 华夏幸福借壳上市的方案实施过程 | 第33-36页 |
3.4.1 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 | 第33页 |
3.4.2 参与方谈判协商方案并送审 | 第33-34页 |
3.4.3 审核通过并完成变更登记 | 第34-36页 |
4 华夏幸福借壳ST国祥上市的财务绩效剖析 | 第36-47页 |
4.1 借壳上市前后财务业绩对比分析 | 第36-42页 |
4.1.1 偿债能力保持平稳略有上升 | 第36-38页 |
4.1.2 营运能力上升后平稳回落 | 第38-40页 |
4.1.3 盈利水平短期有所提高长期趋于下降 | 第40-41页 |
4.1.4 规模效应显现持续发展能力向好 | 第41-42页 |
4.2 借壳上市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4.2.1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未受到影响 | 第42-43页 |
4.2.2 企业融资渠道拓宽,结构优化 | 第43页 |
4.3 借壳上市后的市场反应分析 | 第43-47页 |
4.3.1 公告日后短期内股价大幅上涨 | 第43-45页 |
4.3.2 上市后长期股票价值趋于上升 | 第45-47页 |
5 华夏幸福借壳上市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47-50页 |
5.1 经验总结 | 第47-48页 |
5.1.1 非现金收购模式避免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 第47页 |
5.1.2 借壳采用合理且操作性强的方案 | 第47页 |
5.1.3 有效的资产整合和管理手段 | 第47-48页 |
5.2 启示 | 第48-50页 |
5.2.1 壳资源的选择 | 第48-49页 |
5.2.2 交易方式的确定 | 第49页 |
5.2.3 政府干预的预防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