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超能力派现影响因素相关文献 | 第13-15页 |
1.2.2 超能力派现市场反应相关文献 | 第15-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8-20页 |
2 超能力派现理论概述 | 第20-3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超能力派现 | 第20页 |
2.1.2 公司治理 | 第20-21页 |
2.2 超能力派现股利政策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1-22页 |
2.2.2“在手之鸟”理论 | 第22-23页 |
2.3 公司治理下超能力派现影响因素 | 第23-30页 |
2.3.1 内部治理结构制约因素 | 第23-25页 |
2.3.2 外部治理坏境制约因素 | 第25-30页 |
3 英飞拓股份公司超能力派现案例介绍 | 第30-37页 |
3.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30-33页 |
3.1.1 公司发展概况 | 第30页 |
3.1.2 公司股权结构状况 | 第30-32页 |
3.1.3 公司财务状况 | 第32-33页 |
3.2 公司超能力派现情况 | 第33-36页 |
3.2.1 公司历年股利分配情况 | 第33-34页 |
3.2.2 公司高额股利分配现金来源 | 第34-36页 |
3.3 公司超能力派现特点 | 第36-37页 |
3.3.1 新上市后连续超能力派发现金股利 | 第36页 |
3.3.2 使用超募资金超能力派发现金股利 | 第36-37页 |
4 英飞拓股份公司超能力派现案例分析 | 第37-54页 |
4.1 公司超能力派现后结果分析 | 第37-44页 |
4.1.1 超能力派现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 | 第37-41页 |
4.1.2 超能力派现对股东财富的影响 | 第41-42页 |
4.1.3 超能力派现市场反应 | 第42-44页 |
4.2 内部公司治理下超能力派现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1页 |
4.2.1 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 | 第44-47页 |
4.2.2 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缺失 | 第47-48页 |
4.2.3 公司监事会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48-49页 |
4.2.4 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失效 | 第49-51页 |
4.3 外部公司治理下超能力派现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4页 |
4.3.1 证监会再融资政策干预 | 第51页 |
4.3.2 对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机制不完善 | 第51-52页 |
4.3.3 投资者投资不够理性 | 第52页 |
4.3.4 控制权市场发展缓慢 | 第52-54页 |
5 案例启示 | 第54-59页 |
5.1 英飞拓股份公司超能力派现结论 | 第54-55页 |
5.1.1 一股独大是引发超能力派现的重要原因 | 第54页 |
5.1.2 超能力派现对公司的财务绩效带来负面影响 | 第54页 |
5.1.3 超能力派现是不顾公司长期发展的非理性派现行为 | 第54-55页 |
5.2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行为的建议 | 第55-59页 |
5.2.1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权制衡机制 | 第55页 |
5.2.2 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 第55-56页 |
5.2.3 加强控制权市场发展,促进上市公司市场化 | 第56-57页 |
5.2.4 加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监管,营造良好证券市场环境 | 第57-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