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再组织化视角下的丽村治理--以人群服务的社工介入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的缘起第11-13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3页
    1.2 选择丽村的原因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创新第14-17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本文的创新第17页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7-20页
        1.4.1 再组织化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1.4.2 农村社区的界定第18页
        1.4.3 儿童概念的界定第18页
        1.4.4 人群服务第18页
        1.4.5 实地调查法第18-20页
第2章 农村组织化结构的历史发展轨迹第20-25页
    2.1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组织化结构第20页
    2.2 改革开放以前的组织化结构第20-21页
    2.3 改革开放以后到现在的组织化结构第21-25页
第3章 丽村的调查报告第25-35页
    3.1 丽村的儿童碎片化生活现状第25-31页
        3.1.1 儿童寒暑假的日常生活第26-28页
        3.1.2 儿童非寒暑假的日常照料第28-30页
        3.1.3 儿童所遇到的问题第30-31页
    3.2 丽村的老人碎片化生活现状第31-35页
        3.2.1 老年人群的日常、文化生活第31-33页
        3.2.2 老年群体的医疗现状第33-34页
        3.2.3 老年群体所遇到的问题第34-35页
第4章 由碎片化到再组织化的构想第35-47页
    4.1 现实分析—由“碎片化”到“组织化”生存第35-40页
        4.1.1 碎片化的蔓延第35-36页
        4.1.2 组织培育的动因第36-40页
    4.2 实践指向—农村再组织发展第40-47页
        4.2.1 村落组织培育第40-43页
        4.2.2 村落领袖的培育第43-47页
第5章 结论第47-49页
    5.1 本文结构回顾第47页
    5.2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偏差与重构--以R医院开展白血病患儿服务项目为例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的困境研究--以J市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