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的困境研究--以J市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概念界定第11-12页
        1.3.1 军休干部第11页
        1.3.2 军休服务管理第11页
        1.3.3 社会工作与军休社会工作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页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2-14页
第2章 理论与研究综述第14-19页
    2.1 理论依据第14-15页
    2.2 研究综述第15-19页
        2.2.1 国外军官退役安置制度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2.2.2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的相关研究第16-19页
第3章 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的困境分析——以J市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为例第19-35页
    3.1 J市军休的基本情况第19页
    3.2 J市军休服务管理现状第19-22页
        3.2.1 集中安置——军休所服务管理模式第20页
        3.2.2 分散安置——军休服务处管理模式第20-21页
        3.2.3 军休服务中心第21-22页
    3.3 J市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的现状第22-24页
        3.3.1 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第22-23页
        3.3.2 建立社会工作事业编制岗位第23-24页
    3.4 J市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的困境分析第24-30页
        3.4.1 社会工作专业认知度和认可度低第25-26页
        3.4.2 军休社会工作者身份尴尬,心理角色存在偏差第26页
        3.4.3 体制内开展社工服务难度大、效率低第26-27页
        3.4.4 军休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社工让位行政化第27-28页
        3.4.5 军休社工自身能力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第28页
        3.4.6 军休社会工作发展缺乏政策依据及经费保障第28-29页
        3.4.7 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力度、监管力度欠缺第29-30页
        3.4.8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第30页
    3.5 影响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的原因分析第30-35页
        3.5.1 社工机构方面的原因第30-32页
        3.5.2 军休机构的原因第32-33页
        3.5.3 项目交接过程中双方机构权责不明的原因第33页
        3.5.4 社会工作者的原因第33-35页
第4章 推动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第35-38页
    4.1 加强社会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和认可度第35页
    4.2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社会工作经费保障第35-36页
    4.3 完善军休社会工作相关制度,加强项目监督第36页
    4.4 适度放权,增加社会组织话语权、决策权第36-37页
    4.5 做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再组织化视角下的丽村治理--以人群服务的社工介入为例
下一篇:家庭视角下未成年人涉嫌财产犯罪的司法社工介入研究--以B市C青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