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寿命匹配的主动再制造优化设计方法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插图清单 | 第12-14页 |
表格清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0页 |
1.1 引言 | 第15-19页 |
1.1.1 装备制造业现状 | 第15-18页 |
1.1.2 绿色制造内涵与发展 | 第18-19页 |
1.2 再制造内涵与应用 | 第19-22页 |
1.2.1 再制造与传统制造、维修、再利用 | 第19-20页 |
1.2.2 再制造工艺与特征 | 第20-21页 |
1.2.3 再制造应用 | 第21-22页 |
1.3 再制造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4 再制造设计 | 第24-26页 |
1.4.1 再制造毛坯的不确定性 | 第24-25页 |
1.4.2 再制造设计基础 | 第25-26页 |
1.4.3 再制造设计方法 | 第26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6-30页 |
1.5.1 论文选题 | 第26-27页 |
1.5.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1.5.3 论文结构 | 第28-30页 |
第二章 主动再制造 | 第30-40页 |
2.1 主动再制造的内涵 | 第30-32页 |
2.1.1 再制造与服役周期的关系 | 第30-31页 |
2.1.2 主动再制造与被动再制造 | 第31页 |
2.1.3 主动再制造的特征 | 第31-32页 |
2.2 主动再制造时机选择 | 第32-36页 |
2.2.1 主动再制造时机与被动再制造时机 | 第32-34页 |
2.2.2 主动再制造时机选择机制 | 第34页 |
2.2.3 零件失效状态评估 | 第34-36页 |
2.3 基于寿命匹配的主动再制造设计 | 第36-39页 |
2.3.1 寿命匹配 | 第37页 |
2.3.2 寿命匹配的层次分析 | 第37-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零件层的寿命匹配 | 第40-52页 |
3.1 零件层寿命匹配的方法 | 第40-42页 |
3.1.1 等值匹配 | 第40-41页 |
3.1.2 倍数匹配 | 第41-42页 |
3.2 寿命匹配的实现 | 第42-43页 |
3.2.1 模拟退火法 | 第42-43页 |
3.2.2 模拟退火法流程 | 第43页 |
3.3 曲柄连杆寿命匹配实例分析 | 第43-51页 |
3.3.1 曲轴的寿命分析 | 第43-46页 |
3.3.2 连杆的寿命分析 | 第46-48页 |
3.3.3 曲轴-连杆寿命匹配的MATLAB实现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基于结构层寿命匹配的优化设计 | 第52-60页 |
4.1 基于寿命匹配的优化设计 | 第52-55页 |
4.1.1 设计信息模型 | 第53-54页 |
4.1.2 服役特性模型 | 第54-55页 |
4.1.3 反馈优化模型 | 第55页 |
4.2 曲轴案例分析 | 第55-59页 |
4.2.1 设计信息模型 | 第56页 |
4.2.2 服役特性 | 第56-57页 |
4.2.3 反馈设计优化 | 第57-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产品层寿命匹配及主动再制造时机确定 | 第60-66页 |
5.1 产品层寿命匹配 | 第60-62页 |
5.1.1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确定可靠度 | 第61-62页 |
5.1.2 产品服役性能随时间变化函数的确定 | 第62页 |
5.2 产品主动再制造时机确定 | 第62-63页 |
5.3 实例分析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