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3 机床进给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滚珠丝杠热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2 导轨热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滚珠丝杠热特性分析 | 第21-35页 |
2.1 进给系统的组成 | 第21页 |
2.2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创建 | 第21-24页 |
2.2.1 滚珠丝杠三维模型 | 第22-23页 |
2.2.2 单元类型、材料属性和网格划分 | 第23-24页 |
2.3 丝杠进给系统边界条件的计算 | 第24-29页 |
2.3.1 热源 | 第24页 |
2.3.2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发热量计算 | 第24-27页 |
2.3.3 丝杠进给系统对流边界条件的计算 | 第27-29页 |
2.4 丝杠进给系统的温度场分析 | 第29-32页 |
2.4.1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工况分析 | 第29-30页 |
2.4.2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稳态温度场分析 | 第30-31页 |
2.4.3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瞬态温度场分析 | 第31-32页 |
2.5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热变形分析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滚动直线导轨热特性数学模型 | 第35-51页 |
3.1 传热学基本定律 | 第35-36页 |
3.2 滚动直线导轨温度场模型 | 第36-44页 |
3.2.1 导轨长度方向的温度导热过程 | 第36-40页 |
3.2.2 导轨横截面方向的温度模型 | 第40-44页 |
3.3 导轨热应力解析方程 | 第44-50页 |
3.3.1 端部无约束的受热梁柱 | 第44-47页 |
3.3.2 端部有轴向约束的受热导轨 | 第47-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滚动直线导轨热特性分析 | 第51-65页 |
4.1 HSR15A型滚动直线导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1-56页 |
4.1.1 滚动直线导轨几何模型 | 第51-52页 |
4.1.2 有限元模型参数化编程 | 第52-56页 |
4.2 边界条件的计算 | 第56-59页 |
4.2.1 计算负荷大小 | 第56-58页 |
4.2.2 发热量的计算 | 第58页 |
4.2.3 对流换热系数 | 第58-59页 |
4.3 滚动直线导轨温度场分析 | 第59-61页 |
4.3.1 滚动直线导轨的工况分析 | 第59页 |
4.3.2 滚动直线导轨的稳态温度场分析 | 第59-60页 |
4.3.3 滚动直线导轨的瞬态温度场分析 | 第60-61页 |
4.4 滚动直线导轨热变形分析 | 第61-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滚动直线导轨热特性实验 | 第65-75页 |
5.1 实验设备及原理 | 第65页 |
5.1.1 实验设备 | 第65页 |
5.1.2 实验原理 | 第65页 |
5.2 实验方案 | 第65-66页 |
5.3 实验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66页 |
5.3.1 测试内容 | 第66页 |
5.3.2 测温点布置 | 第66页 |
5.4 实验仪器连接 | 第66-71页 |
5.4.1 驱动模块 | 第67-68页 |
5.4.2 温度采集模块 | 第68-71页 |
5.5 温度采集实验数据处理 | 第71-74页 |
5.5.1 A/D转换特性 | 第71页 |
5.5.2 数据记录 | 第71-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