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曲面变压力砂带磨削相关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砂带磨削技术的介绍 | 第10-14页 |
1.1.1 砂带磨削技术的机理及特点 | 第10-11页 |
1.1.2 国内外砂带磨削技术和砂带磨床现状 | 第11-14页 |
1.2 变压力砂带磨削国内外现状 | 第14-17页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自由曲面表达及曲率计算 | 第19-31页 |
2.1 曲面几何模型的选择 | 第19-20页 |
2.2 NURBS曲线曲面的表达式 | 第20-23页 |
2.2.1 NURBS曲线的表达式 | 第20-21页 |
2.2.2 NURBS曲线的矩阵表达式 | 第21页 |
2.2.3 NURBS曲面的矩阵表达式 | 第21-23页 |
2.3 双三次NURBS曲面的拟合 | 第23-26页 |
2.3.1 三次NURBS曲线的反算 | 第23-25页 |
2.3.2 双三次NURBS曲面的反算 | 第25-26页 |
2.3.3 双三次NURBS曲面生成实例 | 第26页 |
2.4 曲率的计算 | 第26-29页 |
2.4.1 曲率的基本知识 | 第27-28页 |
2.4.2 高斯曲率与平均曲率的介绍 | 第28页 |
2.4.3 曲面上任一点法曲率的计算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自由曲面砂带磨削去除模型的建立 | 第31-41页 |
3.1 砂带磨削材料去除率 | 第31页 |
3.2 影响砂带磨削材料去除率的因素 | 第31-33页 |
3.3 磨削去除深度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3.3.1 几种常见的磨削去除模型 | 第33-34页 |
3.3.2 建立磨削去除深度模型 | 第34-37页 |
3.4 Preston常数的修正 | 第37-38页 |
3.5 曲面控制顶点处的法向磨削力 | 第38-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砂带磨削机构的设计 | 第41-51页 |
4.1 机构整体结构的设计 | 第41-42页 |
4.2 张紧机构的设计 | 第42-43页 |
4.3 机构关键部件的确定 | 第43-48页 |
4.3.1 驱动电机的确定 | 第43-44页 |
4.3.2 接触轮的确定 | 第44-46页 |
4.3.3 轴承的选择及确定 | 第46-47页 |
4.3.4 直线导轨的确定 | 第47-48页 |
4.4 磨削机构CATIA建模与干涉检验 | 第48-50页 |
4.4.1 磨削机构CATIA建模 | 第48-49页 |
4.4.2 机构的干涉检验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基于曲面曲率的磨削力控制 | 第51-59页 |
5.1 控制系统概述及工作原理 | 第51-55页 |
5.1.1 气动系统 | 第52-53页 |
5.1.2 电控系统 | 第53-54页 |
5.1.3 系统程序的流程图设计 | 第54-55页 |
5.2 控制系统主要元件的确定 | 第55-58页 |
5.2.1 气动系统主要元件 | 第55-57页 |
5.2.2 电控系统主要元件 | 第57-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0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9页 |
6.2 后续工作的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