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软材料力学 | 第8-9页 |
1.2 电致活性聚合物 | 第9-11页 |
1.3 介电弹性体 | 第11-13页 |
1.4 介电弹性体研究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 第17-19页 |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本文创新性 | 第18-19页 |
第2章 介电弹性体本构理论 | 第19-28页 |
2.0 引言 | 第19页 |
2.1 介电弹性体力电转换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2.1.1 电能向机械能转换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第19-20页 |
2.1.2 机械能向电能转换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第20页 |
2.2 热力学框架下的力电耦合作用连续介质理论 | 第20-22页 |
2.3 均匀场下的平衡方程 | 第22-24页 |
2.4 不可压缩介电弹性体 | 第24页 |
2.5 理想介电弹性体状态方程 | 第24-25页 |
2.6 介电弹性体典型失效形式分析 | 第25-27页 |
2.6.1 电击穿 EB | 第25-26页 |
2.6.2 机电不稳定 EMI | 第26-27页 |
2.6.3 拉伸破裂 | 第27页 |
2.6.4 失去张力 | 第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MOONEY-RIVLIN 模型与能量收集器的许用区域 | 第28-37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MOONEY-RIVLIN 模型下介电弹性体的本构方程 | 第28-29页 |
3.3 介电弹性体能量收集器的工作原理 | 第29-31页 |
3.4 MOONEY-RIVLIN 模型下能量收集器的许用区域 | 第31-33页 |
3.5 介电弹性体能量收集器的最大能量转换 | 第33-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应变硬化效应、极化饱和效应、粘弹性耗散与 GENT 模型 | 第37-49页 |
4.1 引言 | 第37-39页 |
4.2 应变硬化效应与 GENT 材料模型 | 第39页 |
4.3 GENT 模型下介电弹性体本构方程 | 第39-40页 |
4.4 考虑应变硬化效应的介电弹性体能量收集器的许用区域 | 第40-42页 |
4.5 考虑极化饱和效应的介电弹性体状态方程 | 第42-44页 |
4.6 极化饱和效应 GENT 模型介电弹性体能量收集器许用区域 | 第44-46页 |
4.6.1 电击穿 | 第44页 |
4.6.2 失去张力 | 第44页 |
4.6.3 拉伸破裂 | 第44页 |
4.6.4 机电不稳定 EMI | 第44-46页 |
4.7 粘弹性能量耗散 | 第46-4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共存态与介电弹性体机电相变理论 | 第49-61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热力学气液相变与蒸汽机卡诺循环 | 第49-51页 |
5.3 介电弹性体管均匀变形模型 | 第51-55页 |
5.4 介电弹性体管状结构相变理论 | 第55-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