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云:一种跨越异构云平台的互备可靠云存储系统的实现机制研究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9页 |
1.1.1 数据的价值 | 第15-17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第19-21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 | 第23-45页 |
2.1 云计算 | 第23-27页 |
2.1.1 云计算的定义 | 第23-24页 |
2.1.2 云计算的分类 | 第24-25页 |
2.1.3 云计算技术的特点 | 第25-26页 |
2.1.4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2.2 云存储及其关键技术 | 第27-35页 |
2.2.1 存储技术的发展 | 第27-28页 |
2.2.2 云存储的定义 | 第28-30页 |
2.2.3 云存储系统架构 | 第30-31页 |
2.2.4 云存储的关键技术 | 第31-35页 |
2.2.5 云存储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35页 |
2.3 数据可靠性保证技术 | 第35-41页 |
2.3.1 数据容灾 | 第36-37页 |
2.3.2 数据可靠性保证技术 | 第37-40页 |
2.3.3 灾难检测技术 | 第40-41页 |
2.4 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调度机制 | 第41-44页 |
2.4.1 基于云平台性能优化的资源调度 | 第42-43页 |
2.4.2 基于经济性的资源调度 | 第43-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可靠云存储系统的体系架构研究 | 第45-61页 |
3.1 富云存储模式的提出 | 第45-47页 |
3.2 富云容灾系统的体系架构研究 | 第47-53页 |
3.2.1 容灾系统概述 | 第47-51页 |
3.2.2 富云容灾系统 | 第51-53页 |
3.3 富云归档存储系统的体系架构研究 | 第53-60页 |
3.3.1 归档数据对存储系统的要求 | 第53-54页 |
3.3.2 相关工作 | 第54-57页 |
3.3.3 富云归档存储系统 | 第57-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成本相关的富云容灾策略研究 | 第61-79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相关工作 | 第62-64页 |
4.2.1 容灾云 | 第62-63页 |
4.2.2 资源分配 | 第63-64页 |
4.3 富云容灾问题模型 | 第64-66页 |
4.4 富云容灾策略研究 | 第66-71页 |
4.4.1 基本差分进化算法 | 第67-68页 |
4.4.2 成本相关的富云容灾策略 | 第68-71页 |
4.5 实验及评价 | 第71-78页 |
4.5.1 实验环境与配置 | 第72-74页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4-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网络相关的富云归档存储机制研究 | 第79-95页 |
5.1 引言 | 第79-80页 |
5.2 相关工作 | 第80-81页 |
5.3 网络相关的富云归档存储机制 | 第81-86页 |
5.3.1 基于纠错码策略的元数据管理 | 第81-82页 |
5.3.2 基于纠错码的数据编码和分布 | 第82-83页 |
5.3.3 网络相关的冗余组云平台选择算法 | 第83-84页 |
5.3.4 数据归档和取回 | 第84-85页 |
5.3.5 数据恢复 | 第85-86页 |
5.3.6 数据分发接口API | 第86页 |
5.4 实验及评价 | 第86-93页 |
5.4.1 实验环境 | 第87页 |
5.4.2 各云存储平台的网络状态分析 | 第87-90页 |
5.4.3 不同数据冗余机制的网络性能分析 | 第90-9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9页 |
6.1 总结 | 第95-96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