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1.2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3.1 航空自动测试领域总线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1.3.2 CAN总线研究与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3.3 CAN节点网络标识自动配置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4 CAN节点网络标识自动配置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直升机测试系统CAN应用层协议设计 | 第22-33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CAN协议简介 | 第22-25页 |
2.2.1 CAN协议分层 | 第22-24页 |
2.2.2 CAN总线的其他特点 | 第24-25页 |
2.3 CANopen协议 | 第25-27页 |
2.3.1 CANopen设备模型 | 第25页 |
2.3.2 SDO服务数据对象 | 第25-26页 |
2.3.3 PDO过程数据对象 | 第26页 |
2.3.4 NMT网络管理 | 第26-27页 |
2.3.5 特殊功能对象 | 第27页 |
2.4 基于CAN总线直升机测试系统协议设计 | 第27-32页 |
2.4.1 HelCAN协议架构 | 第28-29页 |
2.4.2 HelCAN标识符分配 | 第29页 |
2.4.3 HelCAN从节点网络访问状态机 | 第29-31页 |
2.4.4 HelCAN网络管理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HelCAN节点网络标识自动配置的设计 | 第33-43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现有节点自动(动态)配置协议分析 | 第33-38页 |
3.2.1 DHCP协议分析 | 第33-35页 |
3.2.2 SAE J1939 地址自动配置 | 第35-37页 |
3.2.3 CANkingdom的地址动态配置实现 | 第37-38页 |
3.2.4 各种动态配置协议的比较 | 第38页 |
3.3 HelCAN自动配置节点网络标识的设计 | 第38-42页 |
3.3.1 直升机测试系统原有方案的不足 | 第38-39页 |
3.3.2 HelCAN硬件系统分析 | 第39页 |
3.3.3 HelCAN节点网络标识自动配置方案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HelCAN网络节点配置与编程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主节点CAN232MB配置 | 第43-45页 |
4.2.1 转换参数配置 | 第43-44页 |
4.2.2 网络参数配置 | 第44-45页 |
4.3 从节点TMS320F2812 嵌入式eCAN模块编程 | 第45-54页 |
4.3.1 eCAN模块运行机理 | 第45-46页 |
4.3.2 CCS3.3 编程环境下从节点工程建立 | 第46-47页 |
4.3.3 eCAN模块初始化 | 第47-48页 |
4.3.4 配置网络状态从节点实现 | 第48-52页 |
4.3.5 运行网络状态从节点实现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HelCAN宿主PC软件设计 | 第55-67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HelCAN宿主PC软件总体设计 | 第55-57页 |
5.3 资源配置层的建立 | 第57-59页 |
5.4 主VI配置网络状态编程实现 | 第59-63页 |
5.4.1 VISA串口操作 | 第59-60页 |
5.4.2 单节点PC端ANC算法实现 | 第60-61页 |
5.4.3 ANC算法服务器的实现 | 第61-63页 |
5.5 HelCAN测试运行网络状态 | 第63页 |
5.6 HelCAN软件平台实验验证 | 第63-6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