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领土论文--海洋法论文

IMO审核机制下国际海事公约在中国立法转化研究

创新点摘要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2-25页
    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2. 选题意义第13-16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4. 研究内容第19-20页
    5. 研究方法第20-22页
    6. 本文有关用语的解释第22-25页
第1章 国际海事公约与IMO履约审核机制第25-49页
    1.1 国际海事公约概述第25-41页
        1.1.1 国际海事公约的历史与发展第25-31页
        1.1.2 与国际海事公约有关的基本概念第31-34页
        1.1.3 IMO 公约的基础与分类第34-41页
    1.2 IMO履约审核机制概述第41-46页
        1.2.1 IMO履约审核机制介绍第41-42页
        1.2.2 IMO履约审核机制的内容第42-43页
        1.2.3 IMO履约审核机制对IMO成员国的立法要求第43-46页
    1.3 IMO履约审核机制对中国海事履约立法旳影响第46-49页
第2章 IMO审核机制下中国海事履约立法转化的现状第49-75页
    2.1 中国海事履约立法转化之体系第49-51页
    2.2 中国海事履约立法转化之途径第51-59页
        2.2.1 国际海事公约在中国直接适用时的立法转化第51-54页
        2.2.2 国际海事公约在中国间接适用时的立法转化第54-59页
    2.3 中国海事履约立法转化之局限性第59-66页
        2.3.1 国际海事公约的特殊性第59-64页
        2.3.2 国际海事公约在中国立法转化的局限性第64-66页
    2.4 典型IMO公约在中国立法转化之现状第66-72页
        2.4.1 SOLAS公约在中国的履约现状第67-69页
        2.4.2 MARPOL公约在中国的履约现状第69-70页
        2.4.3 STCW公约在中国的履约现状第70-72页
    2.5 中国海事履约立法实践与IMO审核标准之间的差距第72-75页
第3章 国际海事公约在中国立法转化之基本理论第75-122页
    3.1 国际海事公约在中国立法转化的前提第75-84页
        3.1.1 国际法上的“接受”与国内法上的“接受”第75-76页
        3.1.2 国际海事公约的转化与纳入第76-79页
        3.1.3 国际海事公约在中国的接受方式第79-81页
        3.1.4 “自执行条约”与“非自执行条约”制度的建立第81-84页
    3.2 国际海事公约与国内法的关系第84-101页
        3.2.1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统一性之争第85-90页
        3.2.2 其他国家立法关于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界定第90-93页
        3.2.3 国际海事公约在我国立法体制中的法律位阶第93-101页
    3.3 国际海事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冲突第101-122页
        3.3.1 国际海事公约与国内法冲突的表现形式第101-103页
        3.3.2 国际海事公约与国内立法产生冲突的必然性第103-106页
        3.3.3 国际海事公约与国内法冲突的立法协调第106-122页
第4章 国际海事公约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的现状与评价第122-149页
    4.1 采用“纳入”方式的国家海事履约立法现状第122-130页
        4.1.1 美国第122-126页
        4.1.2 日本第126-128页
        4.1.3 荷兰第128-129页
        4.1.4 俄罗斯第129-130页
    4.2 采用“转化”方式的国家和地区海事履约立法现状第130-140页
        4.2.1 英国第130-132页
        4.2.2 澳大利亚第132-134页
        4.2.3 新加坡第134-135页
        4.2.4 韩国第135-138页
        4.2.5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138-140页
    4.3 各国海事履约立法的综合评价第140-144页
        4.3.1 在宪法上对条约适用作原则性规定第140-141页
        4.3.2 在海事法上明确国际海事公约适用的基本问题第141-143页
        4.3.3 在下位法和海事规范性文件中规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第143-144页
    4.4 各国海事履约立法对我国的借鉴第144-149页
        4.4.1 系统化的海事法律文件第144-146页
        4.4.2 完善的海事履约信息系统第146页
        4.4.3 严谨透明的立法程序第146-147页
        4.4.4 引入“直接援引机制”第147-149页
第5章 国际海事公约在中国立法转化的不足与完善第149-174页
    5.1 国际海事公约在中国履约立法存在的问题第149-158页
        5.1.1 国际海事公约在我国转化与适用缺乏完整有效的法律支持第149-153页
        5.1.2 我国海事立法理念缺乏前瞻性、履约立法效率低、层级低第153-156页
        5.1.3 我国海事立法系统缺乏体系化的机制与制度第156-158页
    5.2 中国履行国际海事公约之立法建议第158-167页
        5.2.1 在宪法层面对国际条约的适用作原则性的规定第158-161页
        5.2.2 在宪法性法律层面对国际条约的适用作出规定第161-164页
        5.2.3 在海事法律层面明确国际海事公约的适用规范第164-165页
        5.2.4 在部颁规范性文件层面明确海事履约立法的大体框架第165-167页
    5.3 构建完善的海事履约立法机制第167-174页
        5.3.1 建立文件化的海事履约体系第168-169页
        5.3.2 建立一体化的海事履约信息系统第169-171页
        5.3.3 建立制度化的海事履约机制第171-174页
结论第174-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84页
附录1 公法性IMO公约一览表(现行有效)第184-202页
附录2 对中国生效的IMO公约一览表(现行有效)第202-209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209-210页
致谢第210-211页

论文共2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gLRPK1与SgCRK1基因的克隆及转化柱花草研究
下一篇:越南篦齿苏铁(Cycas elongata)MADS-box基因克隆表达模式分析与内参基因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