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研究--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9-11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 研究理论与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理论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概述第14-19页
    2.1 基本概念第14-16页
        2.1.1 公共安全第14页
        2.1.2 民航机场第14-15页
        2.1.3 航空安全保卫第15-16页
    2.2 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范围及其特征第16-17页
        2.2.1 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范围第16-17页
        2.2.2 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第17页
    2.3 我国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第17-19页
        2.3.1 我国民航机场总体概况第17-18页
        2.3.2 我国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第18-19页
第3章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19-37页
    3.1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及其公共安全管理第19-22页
        3.1.1 总体情况介绍第19-20页
        3.1.2 目前泉州晋江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具体举措及初步成效第20-22页
    3.2 泉州晋江机场公共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第22-32页
        3.2.1 管理职能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第22-24页
        3.2.2 管理人员人浮于事较为普遍第24-27页
        3.2.3 公共安全管理主体较为单一第27-31页
        3.2.4 突发公共安全事故应对能力较弱第31-32页
    3.3 泉州晋江机场公共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第32-37页
        3.3.1 公共安全管理意识和理念上的落后第32-34页
        3.3.2 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第34页
        3.3.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管理不到位第34-36页
        3.3.4 应急管理机制上的不科学第36-37页
第4章 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借鉴第37-44页
    4.1 国外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经验借鉴第37-38页
        4.1.1 美国等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经验借鉴第37页
        4.1.2 德国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的经验借鉴第37-38页
    4.2 国内其他地区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经验借鉴第38-41页
        4.2.1 香港机场:拥有世界一流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第38-39页
        4.2.2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安全管理体系(SMS)第39-41页
    4.3 启示第41-44页
        4.3.1 公共安全管理理念要紧跟时代第41-42页
        4.3.2 公共安全管理主体要多元性第42-43页
        4.3.3 公共安全管理文化要重视第43-44页
第5章 提升民航机场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第44-56页
    5.1 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第44-46页
        5.1.1 科学定位机场各部门公共安全管理职能第44页
        5.1.2 健全机场公共安全管理应急法制第44-45页
        5.1.3 建立高效的综合应急管理指挥机构第45页
        5.1.4 注重公共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第45-46页
    5.2 设置合理的内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第46-47页
        5.2.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人才流失第46页
        5.2.2 加大培训力度,大力优化机场人力资源第46-47页
        5.2.3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继续激发机场安全效能第47页
    5.3 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第47-48页
        5.3.1 强化公共安全意识第47页
        5.3.2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第47-48页
        5.3.3 充分调动第三方的力量第48页
    5.4 建立健全相关的应急管理机制第48-56页
        5.4.1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总体运行机制第48-51页
        5.4.2 事前:事件的预警、预案处理第51-53页
        5.4.3 事中: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第53-54页
        5.4.4 事后处理第54-5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研究
下一篇:泉州市交通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