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综合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应用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微电网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1 微电源接口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2 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微电网经济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微电网中央控制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14页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2 微电源的建模与仿真 | 第17-29页 |
2.1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 | 第17-18页 |
2.2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 | 第18-20页 |
2.3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建模 | 第20-22页 |
2.4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建模 | 第22-23页 |
2.5 蓄电池储能系统建模 | 第23-24页 |
2.6 仿真实验与算例分析 | 第24-28页 |
2.6.1 并网运行仿真分析 | 第25-26页 |
2.6.2 并网转孤岛仿真分析 | 第26-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考虑感应电动机负荷的自适应暂态下垂控制 | 第29-45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微电网的基本结构 | 第30页 |
3.3 自适应暂态下垂控制 | 第30-35页 |
3.3.1 传统下垂控制 | 第30-31页 |
3.3.2 引入暂态分量 | 第31-32页 |
3.3.3 引入功率与下垂系数的一次函数项 | 第32-33页 |
3.3.4 自适应暂态下垂控制 | 第33页 |
3.3.5 自适应暂态下垂控制参数取值 | 第33-35页 |
3.4 微电网电压频率的二次调节 | 第35-37页 |
3.4.1 电压频率的二次调节器 | 第35-36页 |
3.4.2 频率二次调节器的参数取值 | 第36-37页 |
3.4.3 电压二次调节器的参数取值 | 第37页 |
3.5 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 | 第37-39页 |
3.6 微电网的综合控制策略 | 第39页 |
3.7 仿真实验与算例分析 | 第39-44页 |
3.7.1 算例一:并网运行 | 第39-41页 |
3.7.2 算例二:孤岛运行 | 第41-42页 |
3.7.3 算例三:并网转孤岛运行 | 第42-44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微电网经济优化运行 | 第45-61页 |
4.1 微电源的经济数学模型 | 第45-48页 |
4.1.1 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45页 |
4.1.2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第45-46页 |
4.1.3 冷热电联产微型燃气轮机数学模型 | 第46页 |
4.1.4 燃料电池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4.1.5 蓄电池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4.2 微电网经济优化运行控制策略 | 第48-49页 |
4.2.1 并网运行 | 第48-49页 |
4.2.2 孤岛运行 | 第49页 |
4.3 微电网经济优化运行数学模型 | 第49-50页 |
4.3.1 并网运行 | 第49-50页 |
4.3.2 孤岛运行 | 第50页 |
4.4 优化算法 | 第50-51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51-60页 |
4.5.1 基础数据分析 | 第51-54页 |
4.5.2 并网方式下的优化运行 | 第54-57页 |
4.5.3 孤岛方式下的优化运行 | 第57-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微电网中央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 第61-67页 |
5.1 微电网的分层结构 | 第61-62页 |
5.2 微电网中央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62-65页 |
5.3 微电网中央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总结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