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植物中MY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MYB家族的特点和分类 | 第11-12页 |
1.1.2 MYB的功能 | 第12-15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OSMYB11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7-27页 |
2.1 试验方法 | 第17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17-25页 |
2.2.1 初级结构分析 | 第17-18页 |
2.2.2 疏水性分析 | 第18页 |
2.2.3 跨膜区域分析 | 第18-19页 |
2.2.4 信号肽分析 | 第19-20页 |
2.2.5 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 | 第20页 |
2.2.6 蛋白结构域分析及生理功能预测 | 第20-22页 |
2.2.7 OsMYB112蛋白的卷曲螺旋预测分析 | 第22-23页 |
2.2.8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 | 第23-25页 |
2.3 讨论 | 第25-27页 |
3 OSMYB112的表达特性 | 第27-41页 |
3.1 OSMYB112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第27-31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27页 |
3.1.3 引物 | 第27页 |
3.1.4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3.1.5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3.2 OSMYB112对胁迫处理的表达特性 | 第31-34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32页 |
3.2.3 引物 | 第32页 |
3.2.4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3.2.5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3.3 OSMYB112的亚细胞定位 | 第34-39页 |
3.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3.3.2 实验设备 | 第34页 |
3.3.3 引物 | 第34-35页 |
3.3.4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3.3.5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3.4 讨论 | 第39-41页 |
4 OSMYB112的转录活性分析 | 第41-51页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1页 |
4.2 实验设备 | 第41-42页 |
4.3 引物 | 第42页 |
4.4 试验方法 | 第42-46页 |
4.4.1 Bait载体pGBKT7-OsMYB112的构建 | 第42-44页 |
4.4.2 pGBKT7-OsMYB112载体转化酵母菌 | 第44-45页 |
4.4.3 转录活性检测 | 第45页 |
4.4.4 OsMYB112基因转录活性结构域的研究 | 第45-46页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4.5.1 Bait载体pGBKT7-OsMYB112的构建 | 第46页 |
4.5.2 pGBKT7-OsMYB112载体转化酵母菌 | 第46-47页 |
4.5.3 转录活性检测 | 第47页 |
4.5.4 OsMYB112基因转录活性结构域的研究 | 第47-48页 |
4.6 讨论 | 第48-51页 |
5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表型分析 | 第51-63页 |
5.1 干扰植株的获得及表型分析 | 第51-59页 |
5.1.1 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51-53页 |
5.1.2 干扰植株的获得 | 第53-55页 |
5.1.3 干扰植株的表型分析 | 第55-56页 |
5.1.4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5.2 超表达植株的获得 | 第59-61页 |
5.2.1 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9-60页 |
5.2.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5.3 讨论 | 第61-63页 |
6 主要结果、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63-65页 |
6.1 主要结果 | 第63-64页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83页 |
A.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 | 第73页 |
B. OSMYB112基因序列 | 第73-74页 |
C. 附表 | 第74-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