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抗滑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岩土工程可靠度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2.2 抗滑桩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2.3 抗滑桩可靠度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2 岩土工程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15-28页 |
2.1 可靠度分析基本理论 | 第15-17页 |
2.1.1 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1.2 功能函数和结构可靠度 | 第15-17页 |
2.2 可靠度分析基本计算方法 | 第17-26页 |
2.2.1 一次二阶矩法 | 第17-20页 |
2.2.2 高次高阶矩法 | 第20-22页 |
2.2.3 数值模拟法 | 第22-25页 |
2.2.4 随机有限元法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Monte-Carlo模拟法在抗滑桩加固边坡中的应用 | 第28-49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8-29页 |
3.2 有限元法软件ANSYS及PDS简介 | 第29-32页 |
3.2.1 ANSYS软件介绍 | 第29页 |
3.2.2 PDS实现技术 | 第29-30页 |
3.2.3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30-31页 |
3.2.4 有限元中模拟桩 | 第31页 |
3.2.5 桩与土之间的接触 | 第31-32页 |
3.3 超长抗滑桩加固大坪滑坡Ⅲ号滑坡可靠度分析 | 第32-48页 |
3.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2-34页 |
3.3.2 抗滑桩可靠度分析中的不确定来源 | 第34页 |
3.3.3 可靠度分析中随机变量的选取 | 第34-35页 |
3.3.4 Monte-Carlo法抽样方法分析 | 第35-41页 |
3.3.5 抗滑桩内力可靠度分析 | 第41-42页 |
3.3.6 传统方法计算抗滑桩内力 | 第42-44页 |
3.3.7 本文方法计算抗滑桩内力 | 第44-48页 |
3.3.8 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比较 | 第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响应面法在计算抗滑桩加固边坡中的应用 | 第49-62页 |
4.1 响应面法简介 | 第49页 |
4.2 经典响应面法 | 第49-51页 |
4.3 改进的响应面法 | 第51-53页 |
4.3.1 基于BP网络的响应面法 | 第51-52页 |
4.3.2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改进响应面法 | 第52-53页 |
4.4 随机响应面法 | 第53-57页 |
4.4.1 随机响应面法简介 | 第53-54页 |
4.4.2 随机响应面法基本原理 | 第54-57页 |
4.5 基于ANSYS的响应面法 | 第57-58页 |
4.5.1 算法简介 | 第57页 |
4.5.2 算法实现 | 第57-58页 |
4.6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4.6.1 响应面抽样与有限元计算 | 第58-61页 |
4.6.2 计算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灵敏度分析 | 第62-70页 |
5.1 灵敏度分析基本理论 | 第62-63页 |
5.2 本文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63-64页 |
5.2.1 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灵敏度介绍 | 第63-64页 |
5.2.2 灵敏度方法的确定 | 第64页 |
5.3 抗滑桩加固大坪Ⅲ号滑坡灵敏度计算结果 | 第64-69页 |
5.3.1 位移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5.3.2 弯矩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5.3.3 剪力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