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习问题研究--以沈阳市小南街第三小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6页
1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工作方法第16-19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页
        1.1.1 流动儿童第16页
        1.1.2 学习问题第16页
    1.2 理论基础第16-18页
        1.2.1 优势视角理论第16-17页
        1.2.2 认知行为理论第17-18页
    1.3 工作方法第18-19页
        1.3.1 个案工作方法含义第18页
        1.3.2 个案工作方法步骤第18-19页
2 沈阳市小南街第三小学流动儿童学习状况分析第19-25页
    2.1 小南街第三小学基本情况第19-20页
        2.1.1 小南三校流动儿童学习问题现状第19-20页
        2.1.2 小南三校流动儿童学习问题社会工作介入现状第20页
    2.2 小南街第三小学流动儿童学习状况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2.2.1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第20页
        2.2.2 厌学情绪明显第20-21页
        2.2.3 偏科现象严重第21页
        2.2.4 入学机会不均等第21页
    2.3 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效果因素第21-25页
        2.3.1 学生自制力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第21-22页
        2.3.2 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学习第22-23页
        2.3.3 教师对学生的照顾责任重,工作压力大第23页
        2.3.4 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第23-25页
3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习问题的案例分析第25-44页
    3.1 接案第25页
        3.1.1 服务对象来源第25页
        3.1.2 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第25页
    3.2 预估第25-29页
    3.3 计划第29-31页
        3.3.1 工作原则及目标第29-30页
        3.3.2 设计步骤第30-31页
    3.4 介入第31-41页
        3.4.1 介入原则及目标第31-32页
        3.4.2 介入步骤及具体活动第32-41页
    3.5 评估第41-42页
    3.6 结案第42-44页
4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44-49页
    4.1 结论第44页
    4.2 对策建议第44-49页
        4.2.1 重视培养流动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第44-45页
        4.2.2 完善学校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第45-46页
        4.2.3 突出家庭教育,为城市流动儿童构建温馨的家庭空间第46-47页
        4.2.4 密切加强家庭与学校间的联系第47页
        4.2.5 优化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第47-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欧奈尔选股模型实证研究--基于A股市场的量化建模及优化
下一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