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金属玻璃的发展 | 第14-17页 |
1.2 金属玻璃的性能 | 第17-19页 |
1.3 大块非晶的形成机理 | 第19-21页 |
1.3.1 热力学方面 | 第20-21页 |
1.3.2 动力学方面 | 第21页 |
1.4 非晶合金材料体系和主要应用场合 | 第21-22页 |
1.5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22-25页 |
1.5.1 状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1.5.2 非晶薄带的制备方法 | 第24-25页 |
1.6 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 | 第25-26页 |
1.7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1.7.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6页 |
1.7.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验原理、方法和过程 | 第28-36页 |
2.1 本文实验概况 | 第28-29页 |
2.2 具体的实验原理、过程和要点 | 第29-35页 |
2.2.2 实验仪器、材料及介绍 | 第30-33页 |
2.2.3 合金XRD实验 | 第33页 |
2.2.4 金属玻璃的热力学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2.2.5 电腐蚀实验 | 第34页 |
2.2.6 硬度测试 | 第34页 |
2.2.7 力学测试 | 第34-35页 |
2.2.8 磁性测试 | 第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Mo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36-41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非晶合金形成能力判据 | 第36-38页 |
3.2.1 临界冷却速率 | 第36-37页 |
3.2.2 过冷液相区宽度和约化玻璃转变温度 | 第37页 |
3.2.3 g参数 | 第37页 |
3.2.4 Davies判据 | 第37-38页 |
3.3 铁基合金成分设计 | 第38-39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Mo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41-42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Mo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5-51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实验内容与分析 | 第45-50页 |
5.2.1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5.2.2 Mo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在NaCL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5.2.3 Mo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在HCL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5.2.4 Mo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在Na OH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5.2.5 实验结论 | 第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Mo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51-55页 |
6.1 引言 | 第51页 |
6.2 实验过程 | 第51-52页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七章 Mo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软磁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7.1 引言 | 第55页 |
7.2 实验分析与结论 | 第55-56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八章 全文与总结 | 第57-60页 |
8.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57页 |
8.2 本文主要结果及讨论 | 第57-58页 |
8.3 本文创新点 | 第58-59页 |
8.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