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1-26页 |
| 1.1 DNA催化剂 | 第11-14页 |
| 1.2 DNA催化剂晶体结构 | 第14-16页 |
| 1.3 DNA催化剂的DNA来源 | 第16-18页 |
| 1.3.1 鲑鱼精DNA | 第16页 |
| 1.3.2 小牛胸腺DNA | 第16-17页 |
| 1.3.3 人体端粒末端G-四联体 | 第17页 |
| 1.3.4 人工合成 | 第17-18页 |
| 1.4 DNA催化剂催化的几种主要反应类型 | 第18-22页 |
| 1.4.1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 第18-20页 |
| 1.4.2 迈克尔加成反应 | 第20-21页 |
| 1.4.3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 第21页 |
| 1.4.4 氟化反应 | 第21-22页 |
| 1.4.5 水解反应 | 第22页 |
| 1.5 影响DNA催化剂催化的条件 | 第22-24页 |
| 1.5.1 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22-23页 |
| 1.5.2 不同序列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23页 |
| 1.5.3 不同溶剂 | 第23-24页 |
| 1.6 Henry加成反应 | 第24-25页 |
| 1.6.1 化学方法催化Henry加成反应 | 第24页 |
| 1.6.2 生物酶法催化Henry加成反应 | 第24-25页 |
| 1.7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 第2章 多种DNA催化剂催化Henry加成反应的研究 | 第26-33页 |
| 2.1 引言 | 第26页 |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 2.2.2 主要试剂与溶液配制 | 第27-28页 |
| 2.2.3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 2.3.1 质粒的鉴定 | 第30-31页 |
| 2.3.2 合成化合物的表征 | 第31页 |
| 2.3.3 多种DNA催化剂催化Henry加成反应 | 第31-3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质粒pcDNA3.1 催化Henry加成反应的条件优化 | 第33-43页 |
| 3.1 引言 | 第33页 |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 3.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 3.2.2 主要试剂和溶液配制 | 第34页 |
| 3.2.3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 3.3.1 不同溶剂对质粒pcDNA3.1 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3.2 底物摩尔比对质粒pcDNA3.1 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3.3 不同温度对质粒pcDNA3.1 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3.4 反应时间对质粒pcDNA3.1 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3.5 不同金属离子对质粒pcDNA3.1 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3.6 质粒pcDNA3.1 催化反应的重复利用次数 | 第41-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不同取代基底物对质粒pcDNA3.1 催化Henry反应的研究 | 第43-48页 |
| 4.1 引言 | 第43页 |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 4.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 4.2.2 主要试剂和溶液配制 | 第44页 |
| 4.2.3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 4.3.1 不同硝基烷烃对质粒pcDNA3.1 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 4.3.2 不同取代基的醛类对质粒pcDNA3.1 催化反应的影响.36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附录 | 第54-59页 |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