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9页 |
1.1 DNA保护金属纳米簇简介 | 第13-23页 |
1.1.1 DNA保护的金属纳米簇 | 第13-14页 |
1.1.2 DNA保护的金属纳米簇合成 | 第14-16页 |
1.1.3 基于DNA保护的金属纳米簇分析检测方法简介 | 第16-23页 |
1.2 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 第23-27页 |
1.2.1 有机小分子的聚集诱导发光 | 第23-24页 |
1.2.2 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 | 第24-25页 |
1.2.3 金属纳米簇的配体聚集诱导发光 | 第25-27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9页 |
第二章 基于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和特异性适配子检测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 | 第39-65页 |
2.1 引言 | 第39-4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2.2.1 药品与试剂 | 第40-4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9页 |
2.3.1 AgNCs-dsDNA表征 | 第43-45页 |
2.3.2 在缓冲溶液中对pfLDH的检测 | 第45-51页 |
2.3.3 AgNCs-dsDNA对pfLDH的选择性识别改进 | 第51-53页 |
2.3.4 AgNCs-dsDNA与pfLDH的识别机理研究 | 第53-57页 |
2.3.5 在胎牛血清中对pfLDH的检测 | 第57-5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第三章 BSA及其水解产物对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聚集诱导发光增强(AILE)的调控研究 | 第65-87页 |
3.1 引言 | 第65-6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6-69页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66-67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7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67-6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9-81页 |
3.3.1 BSA对AgNCs-dsDNA光致发光的调控 | 第69-71页 |
3.3.2 胰蛋白酶对AgNCs-dsDNA光致发光的进一步调控 | 第71-74页 |
3.3.3 BSA水解产物对光致发光增强的影响 | 第74-75页 |
3.3.4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增强过程 | 第75-78页 |
3.3.5 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对光致发光增强过程表征 | 第78-79页 |
3.3.6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增强过程的表征 | 第79-81页 |
3.4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