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简介 | 第10-14页 |
1.2.1 沥青结合料的老化和再生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工艺技术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再生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研究 | 第12-13页 |
1.2.4 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研究 | 第16-28页 |
2.1 老化沥青性能分析 | 第16-18页 |
2.1.1 沥青老化机理 | 第16-17页 |
2.1.2 沥青老化后性能检测 | 第17-18页 |
2.2 老化沥青再生研究 | 第18-26页 |
2.2.1 旧沥青再生机理研究 | 第18-19页 |
2.2.2 添加剂对老化沥青再生研究 | 第19-23页 |
2.2.3 新沥青对老化沥青调和再生 | 第23-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生产工艺研究 | 第28-43页 |
3.1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生产工艺的温度控制 | 第28-34页 |
3.1.1 拌合温度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3.1.2 RAP和新集料拌合温度的确定 | 第29-34页 |
3.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再生工艺研究 | 第34-39页 |
3.2.1 材料的添加工序 | 第34-35页 |
3.2.2 搅拌时间 | 第35页 |
3.2.3 试验方案设计及结果 | 第35-36页 |
3.2.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第36-37页 |
3.2.5 再生工艺的灰关联度分析 | 第37-39页 |
3.3 厂拌热再生设备改造建议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 第43-57页 |
4.1 配合比设计关键参数确定 | 第43-47页 |
4.1.1 再生混合料矿料间隙率的确定 | 第43-45页 |
4.1.2 再生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 | 第45-47页 |
4.2 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47-55页 |
4.2.1 RAP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4.2.2 新集料及矿粉 | 第49页 |
4.2.3 矿料级配设计 | 第49-51页 |
4.2.4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51-54页 |
4.2.5 配合比的Superpave检验 | 第54-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 第57-70页 |
5.1 高温稳定性 | 第57-59页 |
5.1.1 试验介绍 | 第57-58页 |
5.1.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2 低温性能 | 第59-62页 |
5.2.1 半圆弯曲试验 | 第59-61页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5.3 水损害性能 | 第62-65页 |
5.3.1 试验介绍 | 第62-63页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5.4 疲劳性能 | 第65-66页 |
5.4.1 疲劳试验方案 | 第65页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5.5 性能改善措施 | 第66-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0-72页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