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鹏人物画艺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二、研究方法及材料获取 | 第9-10页 |
三、创新之处与学术价值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丁云鹏人物画发展概况 | 第12-21页 |
第一节 丁云鹏人物画溯源 | 第12-15页 |
一、对贯休的学习 | 第12-14页 |
二、对李公麟的学习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丁云鹏人物画发展脉络 | 第15-20页 |
一、丁云鹏人物画作品时间节点界定 | 第15-16页 |
二、丁云鹏早期人物画艺术赏析 | 第16-17页 |
三、丁云鹏中后期人物画风演变的过程 | 第17-20页 |
第三节 丁云鹏人物画艺术风格探讨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丁云鹏人物画风形成原因 | 第21-29页 |
第一节 明代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21-24页 |
一、明代人物画的发展过程 | 第21-23页 |
二、儒道释文化的融合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丁云鹏个人经历的影响 | 第24-29页 |
一、个人信仰 | 第24-25页 |
二、师承交友 | 第25-26页 |
三、徽州版画墨谱创作活动 | 第26-29页 |
第三章 丁云鹏人物画风所产生的影响 | 第29-33页 |
第一节 丁云鹏人物画风对其他变异画家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丁云鹏人物画风对后人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丁云鹏人物画艺术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 第33-36页 |
第一节 丁云鹏人物画艺术的历史地位 | 第33页 |
第二节 丁云鹏人物画艺术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图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