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9,10-二芳基蒽聚集诱导荧光分子的合成及蛋白质标记荧光探针的光谱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1页
    1.1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材料第9-20页
        1.1.1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材料的发展第9-10页
        1.1.2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材料的分类第10-15页
        1.1.3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现象的发光机理第15-17页
        1.1.4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材料的应用第17-20页
    1.2 负载聚集诱导荧光分子的荧光纳米粒子第20-29页
        1.2.1 负载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聚合物纳米粒子第21-25页
        1.2.2 负载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第25-29页
    1.3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创新点第29-31页
        1.3.1 选题依据第29页
        1.3.2 本文创新点第29-31页
第二章 9,10-二芳基蒽树枝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31-39页
    2.1 前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6页
        2.2.1 实验所用原料、试剂和主要仪器第32页
        2.2.2 实验方法第32-34页
        2.2.3 各中间体的合成第34-3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6-38页
        2.3.1 Ullmann反应第36-37页
        2.3.2 Wittig-Honor反应第37-38页
        2.3.3 傅克烷基化反应第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9,10-二芳基蒽树枝分子的聚集诱导荧光性质第39-51页
    3.1 前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3.2.1 实验所用原料、试剂和主要仪器第39-40页
        3.2.2 实验方法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50页
        3.3.1 化合物AntCz和化合物BCPA的固体荧光及CIE坐标第40-41页
        3.3.2 化合物AntCz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E)性质第41-45页
        3.3.3 化合物BCPA的聚集诱导荧光(AIE)性质第45-46页
        3.3.4 化合物AntCz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第46-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负载9,10-二芳基蒽聚集诱导荧光分子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蛋白质标记研究第51-65页
    4.1 前言第51页
    4.2 实验部分第51-54页
        4.2.1 实验所用原料、试剂和主要仪器第51-52页
        4.2.2 实验方法第52-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4.3.1 9,10-二芳基蒽AIE分子的制备路线第54-55页
        4.3.2 负载9,10-二芳基蒽AIE分子的BSA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基本性质以及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第55-57页
        4.3.3 负载9,10-二芳基蒽AIE分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基本性质第57-59页
        4.3.4 负载9,10-二芳基蒽AIE分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蛋白质标记中的应用第59-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总结第65-66页
    5.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7页
硕士期间发表作品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以淮南市架河镇为例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材“文化自信”文本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