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碎片时间及管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绪论 | 第12-24页 |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 (一) 对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 | 第14-15页 |
| (二) 研究内容分析 | 第15-20页 |
| (三) 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21-23页 |
| (一)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二)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四、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 (一)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23页 |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3-24页 |
| 第一章 大学生碎片时间研究 | 第24-38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 二、资料的收集 | 第25-27页 |
| (一) 抽样标准 | 第25-26页 |
| (二)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6-27页 |
| 三、资料的分析 | 第27-34页 |
| (一) 开放式登录 | 第27-29页 |
| (二) 关联式登录 | 第29-31页 |
| (三) 核心式登录 | 第31-33页 |
| (四) 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33页 |
| (五) 效度及伦理反思 | 第33-34页 |
| 四、研究结论 | 第34-38页 |
| (一) 碎片时间的概念 | 第34-35页 |
| (二) 大学生碎片时间类型及特征 | 第35-38页 |
| 第二章 大学生碎片时间管理现状 | 第38-51页 |
| 一、大学生碎片时间管理概念界定 | 第38-39页 |
| (一) 时间管理 | 第38-39页 |
| (二) 大学生碎片时间管理 | 第39页 |
| 二、调查工具及实施 | 第39-42页 |
| (一) 调查工具 | 第39-40页 |
| (二) 调查实施 | 第40-42页 |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2-49页 |
| (一) 大学生碎片时间管理意识 | 第42-43页 |
| (二) 大学生碎片时间管理行为 | 第43-49页 |
| (三) 大学生碎片时间管理评价 | 第49页 |
| 四、结论 | 第49-51页 |
| (一) 碎片时间管理意识 | 第49-50页 |
| (二) 碎片时间管理行为 | 第50页 |
| (三) 碎片时间管理评价 | 第50-51页 |
| 第三章 大学生碎片时间管理建议 | 第51-57页 |
| 一、提高碎片时间管理的认识 | 第51-53页 |
| (一) 树立正确的碎片时间观 | 第51-52页 |
| (二) 学习碎片时间管理相关知识 | 第52-53页 |
| 二、掌握科学的碎片时间管理方法 | 第53-56页 |
| (一) 明确碎片时间利用目的 | 第53页 |
| (二) 合理计划安排碎片时间 | 第53-55页 |
| (三) 加强碎片时间管理的执行力 | 第55-56页 |
| 三、善于总结反思,提高时间管理效率 | 第56-57页 |
| (一) 碎片式学习思维,提高大块时间效率 | 第56页 |
| (二) 谨防碎片时间大块化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附录 | 第64-71页 |
| 后记 | 第71-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