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荞麦论文

甜荞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木质素合成特征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1 甜荞的介绍第12-13页
        1.1.1 甜荞的分布与生产第12页
        1.1.2 甜荞的农业地位第12页
        1.1.3 甜荞的价值第12-13页
        1.1.4 甜荞生产存在的问题第13页
    1.2 倒伏情况第13-16页
        1.2.1 倒伏的类型第13-14页
        1.2.2 倒伏的评价指标第14页
        1.2.3 倒伏的影响因素第14-16页
    1.3 倒伏的遗传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 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及研究方法第17页
    1.5 木质素与倒伏的关系第17-18页
    1.6 木质素的组成与分布第18页
    1.7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8-22页
        1.7.1 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第19页
        1.7.2 木质素特异合成途径第19-20页
        1.7.3 木质素合成途径下游酶第20-22页
第二章 引言第22-24页
    2.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页
    2.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2.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三章 甜荞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第24-50页
    3.1 试验材料第24页
        3.1.1 供试材料第24页
        3.1.2 F1配制方法第24页
    3.2 试验方法第24-25页
        3.2.1 试验设计第24页
        3.2.2 取样、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4-25页
        3.2.3 数据处理第2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5-48页
        3.3.1 正反交组合6个世代株高的遗传分析第25-31页
        3.3.2 正反交组合6个世代茎粗的遗传分析第31-37页
        3.3.3 正反交组合6个世代茎秆重心高度的遗传分析第37-42页
        3.3.4 正反交组合6个世代茎秆抗折力的遗传分析第42-48页
    3.4 讨论第48-50页
        3.4.1 甜荞抗倒伏性状测量指标的确立第48页
        3.4.2 甜荞抗倒伏的遗传分析第48-50页
第四章 甜荞倒伏相关的木质素的合成特征第50-74页
    4.1 试验材料第50页
    4.2 试验方法第50-56页
        4.2.1 木质素含量测定第50页
        4.2.2 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50-55页
        4.2.3 木质素单体的测定第55-5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6-70页
        4.3.1 茎秆木质素含量第56页
        4.3.2 提取的总RNA检测第56-57页
        4.3.3 甜荞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57-60页
        4.3.4 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的qRT-PCR表达量第60-66页
        4.3.5 茎秆木质素含量与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第66-67页
        4.3.6 茎秆木质素单体的变化第67-70页
    4.4 讨论第70-74页
        4.4.1 倒伏与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关系第70-71页
        4.4.2 木质素合成代谢途径中各基因的表达特点第71页
        4.4.3 基因表达量与木质素含量的关系第71-72页
        4.4.4 不同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第72页
        4.4.5 木质素单体的合成特点第72-74页
第五章 结论第74-76页
    5.1 甜荞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第74页
    5.2 甜荞倒伏相关的木质素的合成特征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自信视角下小学国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Y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