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试剂论文

偶氮二甲酰胺气体发生剂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气体发生剂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气体发生剂的分类及研究动态第11-14页
        1.2.1 叠氮类气体发生剂第11-12页
        1.2.2 非叠氮类气体发生剂第12-13页
        1.2.3 其他类型气体发生剂第13-14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4-15页
    1.4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5-16页
2 气体发生剂配方的设计与理论计算第16-26页
    2.1 基本组分第16-18页
        2.1.1 可燃剂第16-17页
        2.1.2 氧化剂第17页
        2.1.3 添加剂第17-18页
    2.2 理论评估计算第18-22页
        2.2.1 燃烧热(Q_v)第18-20页
        2.2.2 燃烧温度(T)第20-21页
        2.2.3 燃烧速度(U_n/U_m)第21页
        2.2.4 比容(V_o)第21-22页
        2.2.5 残渣率(W)第22页
    2.3 偶氮二甲酰胺/碱式硝酸铜配方的能量理论计算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偶氮二甲酰胺/碱式硝酸铜热分解性能测试与研究第26-34页
    3.1 配方设计第26页
    3.2 热分析第26-27页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7页
        3.2.2 样品准备第27页
        3.2.3 热分析实验方法第27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3.3.1 ADC的热分解动力学分析第27-30页
        3.3.2 ADC/BCN的热分析研究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4 偶氮二甲酰胺/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燃烧性能测试与研究第34-44页
    4.1 样品准备第34页
    4.2 燃烧热测定第34-37页
        4.2.1 实验仪器第34-35页
        4.2.2 实验条件第35页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4.3 燃烧温度测定第37-40页
        4.3.1 实验仪器第37-38页
        4.3.2 实验条件第38页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4.4 燃气分析第40-43页
        4.4.1 实验仪器第40-41页
        4.4.2 实验条件第41-42页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5 偶氮二甲酰胺/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配方的优化第44-59页
    5.1 配方设计第44页
    5.2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44-45页
    5.3 实验方法第45-46页
    5.4 实验结果分析第46-57页
        5.4.1 热分析第46-48页
        5.4.2 产气分析第48-52页
        5.4.3 全自动量热实验第52页
        5.4.4 燃烧残渣XRD测试第52-53页
        5.4.5 燃烧温度实验第53-54页
        5.4.6 密闭爆发器实验测试第54-57页
        5.4.7 燃气分析第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全文总结第59-60页
    6.2 研究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附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鲜于侁研究
下一篇:媒介棱镜下的广场舞形象研究--以中国大陆报刊为例(200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