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经济自立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问题提出 | 第11-22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1.1 自立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4页 |
1.1.2 经济自立的有关研究 | 第14-15页 |
1.2 青少年学生经济自立的理论构建 | 第15-20页 |
1.2.1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发展任务 | 第15-17页 |
1.2.2 青少年学生经济自立的界定 | 第17-20页 |
1.3 研究构想及其意义 | 第20-2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3.3 研究过程 | 第20-21页 |
1.3.4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1.3.5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2 青少年学生经济自立问卷的编制 | 第22-33页 |
2.1 编制原则 | 第22页 |
2.2 问卷的理论建构 | 第22-23页 |
2.2.1 方法 | 第22-23页 |
2.2.2 问卷因子结构的初步确立 | 第23页 |
2.3 项目库的形成 | 第23-24页 |
2.3.1 项目搜集 | 第23页 |
2.3.2 项目形式 | 第23页 |
2.3.3 项目编写 | 第23页 |
2.3.4 项目修改 | 第23-24页 |
2.4 正式问卷的形成 | 第24-28页 |
2.4.1 预试问卷的施测 | 第24页 |
2.4.2 被试取样 | 第24-25页 |
2.4.3 项目区分度分析 | 第25页 |
2.4.4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2.5 正式问卷的检验 | 第28-33页 |
2.5.1 正式问卷的施测 | 第28页 |
2.5.2 被试取样 | 第28-29页 |
2.5.3 信度分析 | 第29-30页 |
2.5.4 效度检验 | 第30-31页 |
2.5.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3 青少年学生经济自立的人口学差异 | 第33-37页 |
3.1 性别差异 | 第33页 |
3.2 学校性质差异 | 第33页 |
3.3 城乡差异 | 第33-34页 |
3.4 寄宿与走读差异 | 第34页 |
3.5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差异 | 第34-35页 |
3.6 年级差异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41页 |
4.1 青少年经济自立的理论建构与问卷编制 | 第37页 |
4.2 信、效度分析 | 第37-38页 |
4.3 青少年学生经济自立的发展特点分析 | 第38-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54页 |
致谢 | 第54页 |